宋阳在山地里碰到正在劳作的村民,向他们打听后,找到了在地里干活的宋建国,简单跟他说了冯学文来找自己,让帮忙去猎杀野猪的事情。
宋建国对此没什么异议,反正宋阳本就喜欢往山上跑。
“野猪可不好对付,你自己千万要小心。”
宋建国叮嘱道:“那爷仨也是经验丰富的猎人,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别太莽撞。”
对于冯学文,宋建国还是很放心的。
“我知道了!”
打过招呼后,宋阳直接回家。
冯学文只是带着那三个人到石河子村找宋阳,他自己还要赶回城里,等宋阳回来后,冯学文找来小秤,称了称那些已经打理好的竹鼠、野兔和野鸡,按照之前约定的价格,给了宋阳二十八块八毛钱,随后就背着东西先走了。
宋阳也不拖沓,回到楼上,系上子弹带,提着双管猎枪下楼,唤上四条猎狗,跟着那三个人,前往岩房坪村。
一路上,他们简单聊了聊,宋阳得知了三人的名字,老头叫陈家庆,两位中年叔辈中,年长的叫陈东文,年轻的叫陈东武,而冯晓萱的妈妈叫陈春梅,排行老二。
三人用的都是火枪,熟悉起来后,他们接过宋阳的双管猎枪,反复查看比划,满脸羡慕。
其实,早在宋阳打豹子救了冯晓萱的时候,他们就知道宋阳了,只是一直没机会见面。
杜春明带着彭世文和周宇在桃源公社周边的村子进行宣讲,还特地把宋阳和王岳保护大熊猫的“英勇事迹”当作典型来讲,整个桃源公社,不少人都听过宋阳的名字。
彭世文他们的宣讲还在继续,估计宋阳的名字会传得更远。
说到这件事,陈家庆提醒道:“山里人靠打猎为生,熊猫皮能卖不少钱,这两年羚牛皮的价格也涨起来了,很多人就盼着能弄到这些东西发笔大财。
你被这么宣传,公社里的人可能觉得无所谓,但对你来说就不一样了,你可能会被一些人当成发财的阻碍,以后进山,遇到这种事,能少管就少管,毕竟这是断人财路的事儿。”
对于这一点,宋阳早就想到了,他点点头说:“我明白,我心里有数……羚牛和其他的,我可以不管,但大熊猫不一样,我还是想力所能及地做点事。”
羚牛其实是羊,不是牛,是一种体型巨大的野羊,身体非常强壮。
一只成年羚牛足有三百多公斤重,因为外形像牛,老百姓习惯叫它野牛。
成年羚牛的角向后弯曲,所以也被称为“扭角羚”。
在后世,有人仔细研究过,发现羚牛隆起的脊背像棕熊,倾斜的后腿像非洲斑鬣狗,短粗的四肢像家牛,紧绷的脸像驼鹿,宽扁的尾巴像山羊,两只角像角马,因此它又被叫做“六不像”。
这所谓的“六不像”,其实是融合了六种动物的特征。
秦岭的羚牛毛色淡棕泛黄,在阳光下金光闪闪,有“金色羚牛”的美誉;而大巴山区的羚牛则是红棕色的皮毛,非常漂亮。
也正因为如此,羚牛的皮草很受欢迎。
早些年,羚牛数量稀少,是老虎的主要食物,也是人们猎捕的对象,再加上地域限制,羚牛成了濒危物种。
但老虎绝迹后,羚牛没了天敌,数量迅速增加。
能对羚牛有一定威胁的只有豹子,不过豹子也只能捕杀一些小羚牛,而且小羚牛通常被牛群保护得很好,豹子很难得手,要是遇到凶猛的羚牛,豹子也只能逃走,渐渐地,羚牛的数量越来越多。
在深山里,时不时就能看到一二十头羚牛成群活动。
宋阳跟着张翠兰学打猎的时候,还见过上百头羚牛组成的牛群在高山草地上活动。
遇到这样的牛群,一般都得绕着走,因为一旦不小心惹到负责守护群体的领头羚牛,它会立刻狂奔过来。
羚牛之所以和大熊猫是同一个保护级别,是因为它们的生活区域和大熊猫重叠,为了保护大熊猫,羚牛也被纳入了保护范围,这样可以防止人们猎杀羚牛时干扰到大熊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