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苏的不懈努力之下,这些从四面八方赶来勤王的数百支队伍,终于暂时在勤王军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直到这时,洛苏才微微放下心来,这些诸侯带来的军队实在是太多,整个洛邑周围最多的时候,光是战兵的数量就将近二十万。
洛苏每每夜中都辗转反侧,心中惊惧,担心这些互不统属的军队突然暴乱。
好在随着他一一召见那些诸侯,这些军队在他的安排之下,已经纷纷向着洛邑之南的各地驻扎,代价就是王畿府库中的钱粮在飞速消耗,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与此同时,洛苏还在召见那些直属于王畿的附庸,这些附庸的主人很多都随着姬完南征,如今生死不知,正处于极大的惶恐之中。
尤其是很多人的采邑都不是世袭的,而是天子赐予他们耕作,用土地的产出来奖励他们的忠诚,相当于支付俸禄。
洛苏安抚了他们,告知他们不论如何,战败的责任不会推到他们身上,所有的采邑都不会收回,如果战死,可以由他们的嫡长子继续为天子服役来继承这些采邑。
这些邦周之中最低级的贵族心中大定,对洛苏提出了服役要求踊跃响应,这些元士家族中的子弟都是从小训练。
很快洛苏就获得了一批比较精锐的武士,又将府库之中的甲胄取出装备,洛邑中的王军终于有了反抗暴动的实力。
洛苏微微放下心来,开始安排太子息的外戚来训练军队,由于姬完已经娶了姜姓吕氏的嫡女为王后,按照素王的礼制要求,太子息娶了来自妫姓陈氏的嫡女作为未来的王后,齐国还是嫁了一个贵女过来。
齐国实力已经很强了,如今齐姜更是成了太后,洛苏自然要平衡一下齐国在王畿之中的势力。
等到王畿中彻底稳定下来,洛苏带着总摄南征诸事的旨意,来到了双方对峙的前线。
——
————
杀戮无辜曰厉;暴虐无亲曰厉;暴慢无礼曰厉;扶邪违正曰厉。——《礼制·谥法解》
第章定乱
如今勤王大军共分三路行军,以晋侯统领五万战兵走伊水,向熊顿的西侧迂回。
齐侯与宋公两人率领大军在熊顿北侧与他正面对峙,而且还缓步逼近,关键是军令一致,防止熊顿发挥出他最擅长的打短仗的本领。
第三路由郑伯率领,主要任务是占据房、蔡之地,防止熊顿向东劫掠。
这些时日,诸侯联军与楚军交战了不少次,对楚兵的悍勇深有感受,尤其是熊顿本人,没有人是他的一合之敌,甚至甲胄都没用,他能直接把甲胄打的凹进去。
不过熊顿的处境依旧不太好,毕竟楚兵还是人少,而且这一战收获太大,楚兵都想要回国了,现在完全依靠着他崇高的威望镇压着。
这些时日,一车车的奴隶、财宝、粮食向着楚国运去,整个楚国的家底瞬间膨胀了一倍不止,仅仅姬完南征带来的财富就有这么多,可想而知,洛邑王畿之中有多少财富。
洛苏对双方的形势洞若观火,他来到这里就是要赶紧结束目前这种对峙的状态,维持目前庞大的勤王大军对财政的压力极大。
实际上,虽然勤王军现在对楚军形成了三面的合围,但是楚军只要愿意,随时能够直接顺着汉水而下,现在汉水五城全都在熊顿的手里,他进可攻、退可守,战略主动权完全握在他的手中。
洛苏来到前线一刻时间也没有耽搁,直接就派遣使者向楚军提出,要与熊顿商议。
熊顿一直想与洛苏见一面,这也是他不退兵的原因之一,两人时隔多年,再次会面却已是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