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老农走过来,知道是来了管水渠的领导,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水渠越来越烂,要是没人修,以后就不打算用了,反正还要抽水浇地,不如在自家地头上钻口井方便。”
“想当年,我们包着干粮去修水库,本来是希望造福子孙后代,没想到却成了这个样子。”
“看着水渠,却还在花钱浇地,让我们寒心啊!”
程小敏问:“乡镇领导就没有管的?”
“谁管啊?水库这些年开始玩孬种,还没有开闸,就让村里交钱。村里挨家挨户的收起来,交到水库管理局,这才开始放水。镇上领导说了,水库放水挣钱,水渠就应该有他们来管。”
程小敏说:“乡镇领导说的也对。水库卖水,可是配套设施不完善,卖给谁啊?”
这时,有位老农走近程小敏:“你们是哪里来的领导?”
“我们是水利局的,就是管这事的。”
“水利局,那自然就是管水的。是不是打算修一下这条水渠啊?”
梁海龙对他说:“我们局长今天过来,就是了解一下水渠的情况,听一听大家的意见。”
“局长说了,水渠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挥了很大作用。现在显然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农业的要求,必须重现修一条畅通的新水渠!”
程小敏也说:“到时候会充分考虑大家的要求,把水渠修建在地面以上,不就解除了大家的后顾之忧?”
刚才那位问程小敏的老伯说:“那真是太好了,不用机械抽,也不用人工舀,打开开关水就流进了粮田里,这样的好事,可是我们祖祖辈辈盼望的,要是真能实现,我们忘不了你的大恩大德!”
告别这个地方的群众,又去下游看了几个地方,还进村跟群众做了交流,最后,才走出库区,回到了通往市区的公路上。
程小敏看了下时间,说:“已经下午两点多了,你一定饿坏了吧?”
梁海龙问:“你就不饿?”
“在村里的时候,没感觉到饿,但这会儿不行了,有前胸贴后背的感觉。”
“这路上应该有饭馆吧?”
“有路边店,来的时候看到过。不过肯定不卫生,菜也不干净,不如回城再吃吧。”
“能撑得住吗?”
“怎么不能?实在不行,看到有商店,买点你喜欢吃的零食先垫巴垫巴。”
说着话的时候,就看到了一个村庄,路边上有饭馆,也有商店。梁海龙停了下来,与程小敏一起走进了小超市。买了些面包、饼干、火腿肠什么的,然后重新上了车。
梁海龙开车,程小敏一边吃一边塞他嘴里一点,走了一段路后,见路边有一块很光滑的大石,就停下了车。
然后,拿着那些吃的还有矿泉水坐在了大石上。又凉爽,又舒畅,吃的是津津有味。
突然,程小敏惊叫了一声:“哎呦--!”
“怎么了?”梁海龙急忙问。
“你看看,这些食品都是过期的!”
梁海龙拿起几个外包装,说:“还真是,全是过期的,这个都已经过期半年了。姐,都发霉变质了吧,我们是不是一会儿就得拉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