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确实也有这层资本去捧红一个人。
只要他愿意。
第章惦记
大二的时候,左渔依旧忙得不可开交。
国际关系学院的课业繁重,且对于外语要求很高,她仿佛回到了高中,每天学习和理解课程内容,同时大量阅读外文资料,加强自己的外语能力。
那一学年,学校组织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左渔报名申请,撰写了一份大创申报材料。
这个项目是基于中东地区的‘一带一路’建设研究,需要多个学院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其中就有建筑学院和她们国际关系学院。
建筑学院的的几位男生负责项目里的主要结构性建筑的设计,如桥梁、涵洞以及一些通道。
而左渔和系里的几个女生则作为‘外交事务分析师’的角色给予国际关系协调,如促进跨国合作或解决可能出现的国际争端。
那段时间因为这个项目,左渔和陈延接触得更加频繁了。
大创结题的那天,适逢芒种,夏日的暑气弥漫在空气中,仿佛每一缕微风都带着微热。
整个团队为了庆祝项目获得金奖,在前庭街号的河湾畔包了厢,除了项目成员,还带了不少朋友,最后更像是学院之间的联谊。
场内灯影闪烁,欢声笑语,有一男生打电话给陈延,扯着嗓子问他:“延哥,怎么还没到啊?”
“洗澡?”男生挑眉,“行,就差你了,快来。”
左渔跟几个女生坐在一起,偶尔交谈,那段时间,她正在看恫山的房子,因为旧年犯内涝,左渔一直寻思着给爸爸妈妈在恫山更好的地段购置一套房子。
年的时候恫山房价还不算高,而左渔也已经收到了《余烬》的全部影视版权费用,这笔钱很多,足够她给爸爸妈妈更好的生活。
她拿着手机在看房,旁边同系那俩女生侧身过来抱她:“渔,你下学期就要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交换了,我一整年都见不着你,不舍得。”
大三时,学院有一个为期一年的交换生机会,内部竞争激烈,但左渔的gpa一直是年级第一,所以老师们都看好她。
经过一轮初审,二轮笔试,三轮面试后,左渔不负众望拿下了这个名额。
左渔摁灭屏幕,把手机揣回口袋里,笑着拍她们的背:“我大四还会回来的呀。”
“说是这么说,可是我已经习惯了抱你大腿,而且你一走,我会很寂寞的。”女生戚戚然,“到时候周末早八没人陪我去图书馆,也没人提醒我少在‘建构主义’上钻牛角尖了。”
“是啊。”另一女生附和,“你一走,就没人能顶得住陈教授的课程了。他的讲义那么复杂,我都要经常向你请教才能弄懂。”
“我去美国以后,你们也可以找我的。”左渔摸摸她的脸,“我只要一看到消息,就回复你们。”
“呜呜,好吧。”
几个人又缠缠绵绵聊了会儿话,没多久,包厢的门被人推开。
迎面走进来一个男生,穿着一件灰绿色的字母t恤,宽松的运动裤,身形挺拔,嘴唇淡扯着,头发理得有些短,因刚洗完澡没来得及吹,还有些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