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我们被分别编排到不同的班里,与正规军一同执行任务。
我们接受最基础的战术训练,不需要学得全面,能在对抗感染者这一块用得上就行。
第三天,部队开始逐步通过撤离点,我们除了接受战术训练,也要知晓目前的战略布局。
我们所处的位置在静江市西部偏南。
静江市北部的战场不需要我们考虑,那里有另一批部队在控制局面。
而静江市南部整体情况较为复杂,主要是老城区南面所有地区,感染失控区和人员聚集区都显得很混乱。
静江市内部也有不少军队滞留,仍在控制各自周边的情况,甚至有部分部队已经失联。
而我们的撤离点向东,正是贯通南北的一大片感染失控区。继续向东则零零散散分布着幸存者,有些地区的幸存者和感染者完全混合,因此撤离压力很大。
再向东,有两个城区聚集了大部分幸存者,分别是临安区和金平区,但同样有不少感染者在内部出没。
这两个城区向南,跨过感染失控区大概30公里,还有一个较大的城区叫罗云区,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空运幸存者显然不现实,因此我们的任务说简单也简单,就是延伸撤离点的地域控制长度,将东面的感染失控区打出一条路出来,并且完全清理消毒,划出生物隔离带。
这样就可以将撤离点连通入静江市内部的两个城区,高效地转移幸存者。
军方高层给出的时间是半个月内,必须打通连接临安和金平区的撤离路径,然后在10天内完成两个区近600万人的撤离工作。
官方也做了评估,预计安全撤离的幸存者,可能会不到200万人。但在这里,静江市执行部队的高层们还给出了更低的预估撤离人数。
况且是持续25天的作战计划,静江市最后的三大城区能不能再撑25天都很难说。目前地面输送物资基本中断,全靠军用无人机的每日投放。
依照静江市北部城区的情况类比,就算明天,南部这三大城区全面沦陷也并不意外。
第四天,作战开始。
一批又一批部队浩浩荡荡通过撤离点,走出生物隔离带。
所有人都必须跟紧自己的作战小队。
战线拉得很长,出了隔离带,我们就要开拓出一条通畅的道路,而且清除道路周边任何威胁。
因为组织上下达的命令是营救三大城区的幸存者。但失控区和一些混乱区域,同样会有部分幸存者,而这部分幸存者的营救代价太高,组织上允许我们做出某些行为,总之底线是绝不能放任任何有感染风险的人进入撤离点。
在向东推进之前,部队会用无人机在低空喊话,让听到的幸存者聚集到我们要求的线路上,因为我们会对路线两侧进行地毯式轰炸,形成生物隔离带。
如果幸存者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聚集到规定路线上,那就没办法了。我们不可能为了几个人去浪费时间和精力救援,战线必须快速向前推进,临安和金平区的幸存者也在等着我们。
轰炸结束,我们会被安排沿着路线迅速推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所在的是突破小队,即为最前线,负责击杀视野之内所有的感染者。
身后第二批次也是清剿部队,用火焰喷射器清除所有感染者尸体,同时也要对周边环境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