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她一打量,乔裴那股气,却又立刻散了:“做什么看着我?到底烫伤没有?”
沈荔笑眯眯答:“没有,只是人太多,拥挤之下将粥桶碰倒,没有人被烫着。”
乔裴知道她不是逞强之人,便放下心来。
却不由得想,谁会在乎旁人呢?
他只在乎她。
陪着沈荔在外头施粥的,除了周家兄弟,还有马三娘。
这时便指挥人手,重新端了粥桶来,一面又安抚排队的人群:“不用慌!又搬了一桶新的来,人人都有!千万别挤!”
飘雪的天气,她忙得额头冒汗。
好不容易人群又安静下来,马三娘才回过头,站回沈荔身边。
“要是有人重复来领,也随他去吧。”沈荔说,“这么冷的天,肯排长队领第二次,应该也确实过得艰难。”
马三娘不赞同地皱眉:“但是坏了规矩,人人都想多喝一次,到时在我们面前哭求起来,我们是给还是不给呢?”
沈荔语塞:“你说的也有道好吧,还是按你说的来。”
马三娘和芳姨,又是截然不同的性格。
芳姨虽然也管着沈荔那些莫名其妙的爱好,但说话做事总有些大户人家的讲究,愿意给人留些情面。
马三娘则完全不同,有什么便说什么,任你是谁,都不例外。
她一面忙着施粥,一面小声对沈荔便道:“此前掌柜的不是说,叫我看一看满庭芳么?原也不是什么扎眼的事,只是听说,秦家三房叫人连锅带碗赶出门了。”
秦如意那天登门,虽然按她的说法也能解释得通——预防沈记的酒一上市后抢占市场,不如先下手为强——但沈荔依然觉得怪异。
毕竟秦如意手里的酒行,沈荔也是想要的,可以说双方各取所需,很是平等。这时先开口求合作,无疑落了下乘,反而不美。
如今听马三娘一提,沈荔才回过味来:“看来秦家里头也不太平呢。”
“秦家生乱,秦掌柜急于掌权,所以才不得不放低姿态跟咱们合作。”马三娘笑道,“像掌柜的这样面面俱到,内外兼宜,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
她在沈荔去江南时,也代管了一段时间,如今说起话来眼界开阔,已然不是原先那农庄上羞怯的妇人了。
沈荔想了想,拍拍她肩:“等关了门叫大家一起来大堂,也去凌云阁那头叫上芳姨她们。”
乔裴一直默默跟在旁边,即便赵琴乘马车回尚书府去了,他也没有走。
沈荔也并不赶他,任由他跟着自己在沈记大堂里坐下。
“这之后我要去一趟蕲州。”沈荔半点不委婉,直接道,“我不在时,三娘管着沈记,赵大看顾着凌云阁,至于赵二,后头秦掌柜会上门细说酒行的事,便交给你。”
“后厨的把控交给高师傅,您是凌云阁的老人,手艺很是信得过。”
她挨个说着:“至于宁宁,便跟高师傅学,换菜单时商量着来就是。”
又转头看向马三娘:“蓉姐姐那头,我会再和她说。口脂工坊叫她管着,我很放心,三娘你也时不时去看一眼,只是别出什么乱子就行。”
之所以没提芳姨,是因为她去蕲州,也预备在那里重开一家沈记,只身一人总是难做,还是带一个熟手去最好。
所以芳姨大概率是要跟她一起走的,小孩子全窝在沈记也不是事,总要带一个出门走走
众人倒是纷纷点头说好,因为沈荔之前南下,也将铺子甩给他们,并没有出现什么错漏,故而这时候听说她要北上,除了几个小孩有些不舍、芳姨有些忧心,倒也没什么焦虑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