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完这一切后,便会苦口婆心的告诫我:
浩浩,你要好好学习,不要像我跟你爸一样,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而当你疑惑的问他们为什么小时候不也好好学习的原因后,他们会一脸郑重其事的说道:
我们小时候没有那个条件,每天要挑水、要帮家里干活……
不像你们,现在条件这么好,吃的穿的都有人供着……
就连一粒米饭掉在了地上,母亲也会捡起来放进嘴里。
“不要了吧!”
每当自己这样劝诫的同时,母亲总会开始高谈论阔的说着他们在外面有多辛苦、这粮食有多么的来之不易。
或许母亲觉得这样会更加的激励我跟妹妹,使我们懂得勤俭节约的同时还会变得更加的努力。
但是,在六年级的某一天里,家里来了好几个客人,貌似是爸爸的工友。
晚饭餐桌上,妹妹夹着的一块肉不小心的掉在了地上,于是下意识的捡了起来正准备放进嘴里。
却被妈妈一把打掉了,有些生气的说道:
“掉了就不要了,都脏了!”
妹妹瞪着眼睛,不解的看向妈妈,满脸都是震惊且疑惑。
妹妹或许想说些什么,但碍于外人的在场,那内向的性格始终开不了口。
我极度怀疑妹妹的内向跟妈妈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即使妈妈很爱妹妹,但这并不妨碍什么。
母亲这略耍些小聪明的教育方式不仅没有培养出一对优秀的儿女,还使得他们更加的不堪。
记得在母亲跟父亲抱怨生活的不易时,自己时而会插上一句话:“累就休息一下嘛!”
年幼的孩子说出了体谅父母的话,这本该是一件好事,可是却遭到了母亲的斥责。
“不这么辛苦你们吃什么?”
“还不是为了你,以后结婚不要钱啊!”
仿佛父母所吃的一切苦都是为了孩子、仿佛我们生来便是为了压榨他们、仿佛我们才是导致他们如此劳苦的罪魁祸首。
所以对于这个家、对于父母,我向来都是心怀愧疚的。
我想妹妹也是心怀愧疚的。
也对,毕竟小孩子并没有自己的独立思想,父母说什么他们都信。
若是连父母的话都不信,那就真的是“大不孝”了。
同时,那也是自己第一次有了名为“结婚”的概念。
你要问我它长什么样,我并不太理解。
只知道要花很多钱,且像“爸爸”那样找一个“妈妈”,然后俩个人一起生孩子,这便是所谓的婚姻。
可是,看着家里父亲母亲那日夜操劳的身影,我想结婚并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倘若自己以后也如母亲说的那般花了他们大半生的积蓄去讨了个媳妇,然后两人又开始像父母那样生个孩子,自己劳苦一生去为孩子拼搏,于是孩子将来再次重复自己、重复父母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