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临终于肯和自己同流合污,崔兰因差点没压住唇角扬起的弧度。
她哼着小曲扯下另一只烧鸡腿。
烧鸡虽已冷,但腌制入味的鸡肉喷香酥烂,汁水丰沛。
崔兰因大快朵颐啃完半只鸡,萧临才细嚼慢咽完一只腿。
“味道如何?”崔兰因托起腮,眼如灿星,娇颜如花。
左右已经“放纵”了,再掩饰也无意义,萧临道:“尚可。”
夜凉风清,只有虫鸟在鸣叫,平添几分怡然与幽静。
崔兰因用手帕沾了茶水挨个擦手指,“孔夫子都说家花没有野花香,所以偷着吃东西其实更香,也不全无道理。”
“……那句话不该这般解释。”
“那该如何说?”
“孔子家语有言,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1
崔兰因喝了口冷茶润嗓,道:“我懂了,意思就是说与长公子这等的凤雏麟子相处久了就不会觉得其优异。”
萧临无言以对,崔兰因想是自己没说清,便补充道:
“我听人说,萧家长公子是世族表率,文能兴国武能安邦,是瑶阶玉树也是仙露明珠,但是王大娘子总能够鸡蛋里挑骨头,哪哪不满意。”
这不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吗?
“我确实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萧临道。
“还不够好?你也太谦虚了!我要是能做到你这种地步,我母亲都能高兴一辈子!”
此话倒不是她夸张,建康多少母亲心里都有这种想法。若是自个的儿郎能有萧神玉一半优秀,那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萧临胸腔蓦然又涨又酸。
似乎有什么东西想要疯狂涌出来,把他彻底淹没。
萧临是险些溺死过的人,本能不喜沉溺的感觉,无论是真的还是假的,都让他有灵魂与□□都受到致命威胁的不安。
他转过话题道:“你为躲避母亲考验,不吃晚膳,夜深还偷祖父的烧鸡,确实不对,万不可再做。”
崔兰因扁了扁嘴,“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再者,倘若我做不好,阿家还不是一样罚我禁食,和在崔家也无甚区别。”
萧临问:“你在崔家……也吃不上饭吗?”
崔兰因忙不迭点头,迫不及待告知:“我母亲和阿家这一点很像,她们不会用藤条抽我手心,只会罚我不许吃饭。”
大概萧临从没遇过这样的事,并不知道他们的母亲能有多过分。
萧临却听出了别的信息,道:“……还有人用藤条抽过你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