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相撞的声音十分刺耳,梁颂年皱眉看去,撒气之人已甩袖走远了。
一顿饭下来,桌上的菜食没碰几口,气氛倒是变化又变化。
银花见林知瑶走的时候,立刻跟了上去,金花未动,待屋里静下来,她才迈开步子,行至梁颂年面前。
“既与姑爷少时相识,今日小的便多嘴问问,爷心里可就如此介怀夫人嫁过?”
她虽是问句,却不给对方留回话的间隙,“小的知道,爷若是介怀,早就面圣抗旨,定然不会来相府。”
这话说的明白直接,戳破了梁颂年的心甘情愿。
“夫人性子骄纵,原是从小到大的一众宠爱,这里也有爷的份儿。您该知道,与她动气,任谁也占不到上风的。再者,您离京的这些年不好过,她的日子也不曾如意。”
金花说到这,往后撤了一步,拱手行礼:“往后的路爷还要不要走,心里自当有所定夺,小的先退下了。”
众人散场,屋里只剩梁颂年和满桌凉掉的菜。
金花言尽于此,通篇尽是希望两人化干戈、解隔阂,而梁颂年却因其中一句话,怔愣许久。
她的日子也不曾如意。
不如意又为何偏要嫁裴少煊?
梁颂年想不明白,但金花说的对,他没必要与林知瑶相对的,何况……
“因为我心里有你。”
林知瑶成亲前说的话,又飘到了梁颂年耳边。
金花说林知瑶性子骄纵,与她动气,是占不到上风的。
他起初也是这么想,可几年过去,林知瑶好像和他们印象里的的人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具体是什么,梁颂年也说不上来,只是对自己的方才的言语有些后悔。
自那日后,俩人便无视对方,同吃一桌,共宿一院,却食不肯言,睡在两处。
院里的下人们看在眼里,这对夫妇,一个天天出门闲聊八卦,一个出门游逛熟悉环境,谁都不肯先开口,倒成了默契的冷战,白天都是不在家的。
说来是梁颂年二十七日这天下午回的早,进门便听庆晨惊讶道:“今儿是什么日子,夫人和爷都回得这般早。”
梁颂年脚步一顿,扭头问:“她回了?”
庆晨往侧后方指了指,“是啊,带了客人,在小花园聊着。”
梁颂年听言本不想再多问,只是往前走了两步,身体不听使唤的转了过来。
“可知来客是哪家夫人?”
“不不,”庆晨没过脑子,有什么便答什么,“不是谁家夫人,是吏部协办,江大人。”
梁颂年眉毛一皱,“江大人?”
“听说是夫人的故交,曾……”
“庆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