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的父亲超过了七十岁,还有公室送来的粮食。
据说国君的宫殿已经十数年没有修过了,这或许就是传说中的圣君吧。
前些年有从其他国家逃难来的国人和野人,提起他们的贵族,话中全都是痛恨。
能够生在洛国之中,这是昊天素王的垂怜啊!
如果哪个国家要来灭亡洛国,小人家中所有的子嗣,都愿意让他们上战场为国君而死啊!”
这些发生的事情,相互之间的交谈,都被记录在案,交到洛言的手中。
等到洛瑜回来,洛言就向他问道:“农人或许不懂得什么大的道理,但他们才是支撑着洛国的力量,这个农人所说的,你如何想呢?”
实际上洛瑜一直都在思考,表面上这只是简简单单地税赋高低的问题,但是根源不在这里。
他想到了典籍之中所描绘的素王治国的场景。
于是沉吟片刻道:“父亲,农人的生活很是辛苦,但是他的脸上却带着幸福的笑容,这也许是与邻国的民众比较而得来的。
夏朝的君主桀说自己是太阳,永恒存在,于是夏朝的民众痛恨的说‘太阳什么时候灭亡啊,我们愿意和你同归于尽’。
殷商的君主纣率领着百万的大军对战武王,但是贵族、国人、奴隶却全部背叛了他。
若是得不到民众的拥护,即使自诩为太阳,即使贵为天子又能如何呢?
最终还是会遭遇失败啊!
老祖宗曾经想要建造城池,所有的民众都踊跃地参与,老祖宗见到他们辛苦,劝说他们不要着急,民众反而更加努力地建造。这是因为老祖宗的贤名天下皆知,他想做的,就是对天下有利的。
所以老祖宗虽然使用民众的力量,但是民众却愿意跟从他,这就是得到了人心。
他国的百姓愿意逃难来到洛国,是因为洛国更加仁慈的对待他们。
在他们春天播种的时候,不征召他们作战。
在他们生下孩子的时候,公室贵族会减免他的赋税。
他们在战场上立下了功劳,所有的赏赐都能够落到他们的手上。
他们几口人的生活能够保证了,不用挨饿了,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不用再上山砍柴了。
这是仁义播撒在他们的身上,这是王道行走在人间,所以民众愿意追随公室。
≈lt;divstyle=≈ot;text-align:center;≈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