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你小瞧我了。”
陆杨静静等着他的后话,谢岩过了很久,给他捶完腿,过来挨靠着他坐的时候才开口。
“我肯定会担心你的,但我不是郎中,也不会接生,我最大用处不是坐在家里干瞪眼。从你怀孩子开始,我就算着时日,我还一天天的往前数过,我一定来得及回来。赶考这件事,我们早就聊过,我知道三年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不会让你熬过怀胎十月后,又因为我再等三年,才得到一个小小的庇护,敢到外头闯一闯。
“你之前总说我们俩都是有事业要做的人,我会把我的事情做好。你也一定不能逞强,有事要会麻烦人,你好了,我就好了。”
他真是变了许多,尤其是年底这阵子,每天都有些变化。
陆杨知道是为什么。谢岩聪明,跟他说一件事,他都能想到书上提及的典故,他知道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以前他教谢岩,谢岩一点就透,很聪明。现在换了个更厉害的老师教他,那些刻在记忆里的篇章,都慢慢消化成经验,只等着在前行路上,一件件实践。
谢岩又跟他说下棋的事。他现在陪师父下棋,能学到的东西很少,最初的经验才最深刻。
在他们前行的路上,哪怕他们不去主动招惹,没有去惹是生非,更别提得罪什么人,也会迎来莫名其妙的阻碍。可能是天灾,也可能是被波及。总之,越想成就一件事,越会有意想不到的意外发生。
他知道他的目标是什么,他会去赶考的,不会在意途中的“意外”。
但他说完以后,表情没有放松,眉头皱得更紧了。
陆杨抓着他的手捏了捏,问他在想什么。
谢岩摇摇头。
他想了一些不吉利的事情,他不想说出来。
他跟陆杨说:“我很少面临两难的选择。我的路很窄,它曲折了一些,但没有岔路口。现在我看见了一条分岔路。”
理智上,他知道他应该去赶考。
情感上,他又十分害怕会失去陆杨。
从今天开始,从他做出决定开始,陆杨再不会说他像小孩子了。
陆杨判断一个人是否长大,是看他会不会冲动任性,由着性子来,只看心里想什么,不去管他应该做什么。
作为一把“伞”,他要遮风挡雨,就要先经风雨。他要勇于承担。
这次聊完,谢岩又往外奔波了数日,把陪产接生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了。
他这里跑跑,那里问问,把能走的关系都走了一遍。
这是他拜年时就办过的事,这时知道陆杨是怀着双胎,心中不安,又往外跑了一趟,定下来日子,提前就请人住到家里,随时候着,也帮忙照顾照顾陆杨。
府城的元宵节很热闹,城内开始布置了。
他每跑一趟,街上就多一分变化,他都看在眼里,忙乱乱的时候,眼睛不得闲,仔细看过,回家画给陆杨看。都是些粗糙的线条,弄完了,随便涂点颜色,大致像个样子。
元宵节这天,他们家滚元宵吃。
谢岩听陆杨的使唤来,每一步都听话照做,滚了几个大元宵,余下的都小小的。能一口吃一个。
陆杨把他想好的几个小名给谢岩说了,问他喜欢哪个。
“有小肉包、小糖包、年糕、元宵、小满、大福。”
谢岩喜欢包子。
他们最开始就是做肉包子的,然后过上甜甜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