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松娶的是金陵文家的嫡女,文家前面几代都有人在朝中为官,如今虽说没人在朝中做官,却也是书香门第。
<divclass="contentadv">按照规矩,远嫁的都是女方送嫁,到本地安置下来,男方再去迎亲。
但是盛家大房毕竟是商贾人家,也算是高攀了,为了表示诚意,让长松亲自上门迎亲。
长梧见过袁文绍,倒是没有拘谨,淑兰十三四岁的年纪,十分文静,行完礼便老实的站在母亲身后。
品兰和明兰年纪差不多大小,不时的在偷偷打量着袁文绍和华兰明兰。
“大嫂子,听说淑兰的亲事也有了眉目,不知道说的哪户人家?”盛老太太问道。
“呵呵,那都是她娘张罗的,我倒是没有多管。”大老太太笑道。
“回婶娘,宥阳是小地方,没有什么大户人家,侄媳这个女儿最是老实,也不舍得她嫁远了。选来选去看中了当地的一个秀才,只等淑兰及笄,便托人前去说媒。”李氏笑道。
“伱能看中,说明年岁不大,现在就有功名在身,以后科举有望,倒也算是良配。”盛老太太笑道。
“婶婶,那户人家姓孙,家境贫寒,只有个寡母,虽然如此,却也十分争气,十二岁就中了秀才,在宥阳有神通之名。今年才十七岁。”盛维笑道。
对于孙秀才,他也十分满意。
王大娘子看不起大房,他不是感觉不到,只是顾及盛老太太的恩情,加上盛紘对大房也多有照顾,不好发作。
但是要说盛维心里没气,肯定也不可能。
他不缺钱,但是两个儿子都没有读书天赋,只能指望找个当官的女婿了。
但是能考上科举的,年纪都小不到哪去,年轻就能考上的,也看不上他们家。
而孙秀才家境贫寒,女儿嫁过去不会受委屈,等孙秀才高中,以后也要多多仰仗盛家。
怎么看都是良配。
袁文绍一听,就知道盛维他们看中的应该就是孙秀才了。
想到淑兰嫁过去后的下场,袁文绍张了张嘴,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倒是长梧眼尖,看到袁文绍的表情,说道:“大姐夫你想说什么?”
长梧的话将所有人的视线吸引了过来,纷纷看向了袁文绍。
“没什么,就是想认识认识孙秀才这等神童。”袁文绍笑道。
盛维夫妇很显然对孙秀才很满意,他要说一些不合时宜的话,反而会恶了盛维夫妇。
袁文绍想着要是能碰到孙秀才,有机会揭穿他的真面目就揭穿,没有机会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