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样式也能给京城农庄做参考,往后规模大了,盖厂子时,可以照着糖厂的布局来。
农场品多样,可以一个厂子,多个坊。这样不浪费场地,人员也相对集中,好管理。
他们连番忙碌数日,丰州等来了第二个客人,南地镖局的家赵大宇。
赵大宇来得巧,进城碰上了一队人马,老远就有浓郁的香料味飘来,外面骑马走着的人有普通小兵和锦衣卫,还有数个做太监扮的年轻人。
百姓让官,他跟着退让。
手里牵着马,他站至路边后,还感觉到了多股视线在他上停留。
上陵府剿盐帮一事还历历在目,赵大宇心神发紧,脑袋垂得更低。
等这伙人走远了,他又听百姓们的窃窃私语。
“好像是宫里的太监?”
“废话,除了宫里,还有哪里有太监?”
“太监来丰州做?”
“不知,反正上次过来是给江家封赏的。”
……
有一回封赏底,江家这一年又办了很多利民好事,他们来了兴趣,手里活不要紧的,都先放下差事,去江府看热闹。
一路走,一路跟,他
们发现这些太监,竟真的是去江府的!
人群中,还有赵大宇。
马匹显眼,他半路看个客栈,交钱定房,叫伙计的把马带去马厩喂食,出来小跑一段路重新跟上大部队。
太监真的来到江府,让赵大宇心脏狂跳,他又怕又是期待。
周围的人越聚越多,门还没敲,江家的门房就听动静,开了一缝隙。
前几天得知有太监会过昌和府后,江承海怕真是来江家的,早早嘱咐过门房。
门房没闹出笑话,两腿战战,也客气答话了,后开了大门。
这几天,门房都有两个人。
一个开门迎客,一个看是老爷要等的人,忙跑去主院叫老爷跟主君出来。
后门里,还有几个小厮出去,分头去找谢星珩跟江知与。
家里来太监和锦衣卫了!
他们立刻放下工,急忙忙往家里赶。
确是好消息,为封赏来。
来的人还是老熟人,是上一次来宣旨的金公公。
江承海借着上次同桌喝过酒的交情,过来攀谈,顺手塞了一包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