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然天地的。
生生不息的。
他曾在李序的《观世录》之中,见过大道,司掌过造化之力。
这一路山水迢迢,四季轮转。
徐还陆的修为不止受限于根骨,更受限于他对自己大道的摸索,拘束在半步破道道实力之中。
在这绝对的,强势的,正面的对手强压之下。
在极端的痛苦和头痛欲裂的清醒之中。
悟道明心。
徐还陆对大道最初的认识,来自吴缘。
他和吴缘在东荒的那半年之中结伴而行,也是后来他才明白过来,吴缘根本不需要所谓的盟友,他是甚至一行候选人之中最有力的天柱之主候选人。
小吴师兄只不过是见小陆师弟修为低微,怕他在那危险的东荒之中独行出事,才委婉而又体贴地提出结为同盟。
他见的最多的是吴缘以身践行他的道义。
不周山上悍然决定下山而去的吴缘。
笑着说想要成为一个救火的人的吴缘。
上衡城中他人为了天柱汲汲营营,吴缘包袱都不背把天灾战舰当家住,天天跟着救灾队伍一起在外奔波。
他做不到袖手旁观。
他一生践行的道义都在捶打他的脊梁。
他其次见过的大道。
是小少爷的道。
千百次的重蹈覆辙。
不择手段,以身入局。
他救苍生,他也曾把苍生危于一线。
他求自由。
却把自己一生都囚缚于自由二字。
而李序的大道。
始知苍生苦。
争如不相见。
他求不见苍生苦。
李三瑜一生走在自己的道路上,无所束缚,不被拘束,天地君亲,乃至于无上剑道。
她求逍遥。
徐还陆没有小吴师兄那般的高洁志向,他也没有小少爷永恒不变的决心,他更不是李序和李三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