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才开始练,真正的效果还没体现出来。
“但是练武是三分练,七分吃。虽然我现在每天的午饭有着落了,可是要强身健体,远远不够。村塾的米粮还十天才能支取。看来得先熬过这十天。”
周清暗自计较。
他还有胡屠户送的酒,在家里藏着。拿去换粮食,怎么也够对付到十日后去。
趁着天色还早,周清准备去砍点柴火带回去。
他准备去村老家里借一把柴刀,然后问清楚哪里可以砍柴。
正当周清打算行动时,胡屠户找了过来。
“小周先生,你这是要打算去哪?”胡屠户提着一个布袋。
周清于是说了打算。
胡屠户笑道:“原来小周先生家里缺柴火,你跟我回肉铺,我送你一捆,正好还要拿点东西给你。”
于是两人一路回城。
路上交谈之后,周清才知道,原来村老听了他的课,午休时还找学生们问了问反馈,对周清第一堂课的教学十分满意。
于是做主提前支了十日的粮食给周清,请胡屠户给周清送过去。
胡屠户忙活一上午,也收好几头生猪,谈好价钱,后面自有手下的徒弟去结账拿猪。
胡屠户话也说得明白,因为见周清教的不错,哪怕周清没中秀才,村里也愿意一直请他做塾师。
胡村的民风彪悍,同时深知读书的用处,哪怕连童生都考不上,只要能读书认字,学一下算术,往后去城里,也能做个账房之类的活计,可不比在土里刨食强。
而且这些年胡村感受很深刻,官府的加派一年重过一年,哪怕胡村抱团很紧,可也扛不住真刀真枪。
村里人还是要多做打算。
只要周清能多教出几个可以做账房的学生,对胡村来说,也算是没白请。胡屠户还给周清算过一笔账,做账房的好处不止在于能领工钱,还能知晓商家需要什么货物,以及具体价格。
胡村背靠大山,又有田土,每年物产不少。
知晓了这些商业信息,就能更容易找到买主,能尽量避免货物贱卖的事。
这些经验,都是村里的老人们几十年如一日慢慢总结出来的。
而且江州城商业繁华,正适合做这些事。
胡村的人也是几十年前逃荒来到江州城外定居,多年来慢慢发展,才有今日的规模。
到了胡屠户的肉铺,胡屠户叫妻子取出一个搪瓷碗,上面用纱布密封着。原来里面装着猪油。
这是胡屠户送给周清的。
周清自然十分感谢地收下。
无论出着什么目的,胡屠户真帮了他不少。做人论迹不论心,等他后面宽裕,自当报答。
拿着米粮和猪油回到家,还顺便背了一捆柴火。
肉铺离周清住的地方只有一条街,所以胡屠户想派徒弟帮他把东西送上门,周清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