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宫门打开,文武百官来到了大殿。
在议完国事之后,李彧便提及了昨日有人拿着单文柏和崔时敏的两份请帖来到陈宅行刺。
而单文柏和崔时敏曾立下过军状,一旦出什么事,便都算在他们的头上。
李彧这时候提出来,是想问问百官对于此事准备如何处置。
其实,昨日去陈宅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大臣。
因为“行刺”一事,李彧并未声张,所以还有一部分官员并不知道此事。
他们原本以为李彧传陈安晏上朝,是因为昨日选妃的事,可如今看来,李彧是想让陈安晏来指证单文柏和崔时敏的。
这时候,数名投靠齐太后的官员却是立刻站了出来,说这是陈安晏的诡计。
因为在陈安晏的人将请帖送到单文柏和崔时敏手上之后,他们便立刻将这两张请帖都撕了,而那个“刺客”落下的,却是两份完整的请帖,所以,这必然是陈安晏的栽赃陷害。
对此,倒是有不少大臣附议,其中大部分都是吏部和刑部的官员。
按照他们的说法,当日单文柏和崔时敏将请帖撕碎的时候,他们都看见了。
可陈安晏却表示,单文柏和崔时敏分别是吏部和刑部的尚书,这两个衙门的人自然会替他们说话,所以,这些官员的证词根本算不得数。
他甚至表示,像这样的证词,就好比自己在陈宅,不论自己说什么,陈宅的那些下人都会附和!
听到陈安晏将他们比作是单文柏和崔时敏的下人,刚才作证的那些吏部和刑部的官员脸色都有些难看起来。
随后,陈安晏甚至搬出了李琳,说那天是他跟李琳一起写的请帖,所有的请帖都是一人一份。
李琳不在殿上,但李淡在。
他想了想之后也站了出来。
用他的说法,尽管他没有亲眼见到,但在李琳回到韩王府的时候,的确曾这么说过。
如此一来,单文柏和崔时敏更加无从辩解了。
尽管这些算不上铁证,但是还有那两份军状在,他们除了表示这都是陈安晏的诡计之外,并没有其他的辩解之词。
到最后还是齐太后替他们作保,说尽管此事并无铁证,但既然立下了军状,自然应该承担责任。
而且,他们擅自将请帖撕毁,多有不妥。
因此,在齐太后的建议下,朝廷并没有降他们的官职,只是罚了一年的俸禄。
尽管有齐太后这个靠山在,一年的俸禄对于两人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但这终究是一个莫大的屈辱。
就在宣布了对单文柏和崔时敏的处罚后,李彧却是顺势封了陈安晏鸿胪寺主簿的官职,说是陈安晏不光对于选妃一事有功,昨日还有救驾之功。
既然陈安晏常跟那些外邦使臣打交道,他便直接封了他一个鸿胪寺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