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往常一样,致桦与婆婆一起到地里去了,直干到大约十二点多才回家吃午饭。
农村人的午饭,也简单,就是早上多做一点,中午不够吃的话,在弄一点凑合凑合。
已经到了包产到户的年月,做起农活,比走大集体时要松散一些,除了双抢农忙带饭到地里吃,一般平日里,中午都是尽量回家里吃午饭。
这天,致桦和婆婆跟往常一样,到了中午回来做午饭,一到家,还是老习惯,把小来伍叫回来,再开始做饭,吃饭。
回到家里的致桦,到老屋查看小家伙在干嘛。致桦在堂屋内没看到儿子,又到各个房间里去找,找了一圈,嗯,没看到儿子呀。
婆婆去厨房做饭,致桦到自己楼房去查找。想到儿子白天,不会在自己家里玩耍的,因为,致桦把房门是锁着的,但是,大门总是敞开的。
致桦来到自己的房子,哪里有儿子的影子。
这时候,致桦就有点小慌张了,在左邻右舍家,都都找了一遍,没看见小家伙。
前后三排的几户人家都找了,没找到。
嗯,这就奇怪了,小家伙跑哪里去了。
说过了,那时候没有人贩子的。至少致桦他们那里的村子没有,从来没有发生过丢孩子的事。
前前后后,里里外外都找了一个遍,就是没看到儿子。
这时候,婆婆饭都做好了,就等一起吃饭呢。听媳妇说孙子没看到,也慌了神。
怎么办?还能怎么办,找呗,帮忙找呗。
一般两三岁的孩子,绝对不会自己走远。
婆婆也参与寻找的队伍,婆媳俩加大了寻找的范围,往前面继续找,说不定跑到了前几排的人家去玩去了。
可是,婆媳俩转了一大圈,把整个小组都找了一个遍,还是没看到小伍。
这一下子,致桦与婆婆彻底地慌了神,真着急了。
这样一来,惊动了邻居们,大家都帮忙寻找。
可是,还是没结果,因为帮忙寻找的邻居也是在本村里寻找。哪里还有孩子。
这时候,不知是哪一位邻居说:“要不要到外婆家里看看。”
另一位邻居接话了:“他外婆家那么远,怎么可能,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可能会自己走到外婆家呢?”
又是一位邻居,接着说道:“不过,也是,他外婆家还有点远,按理说,不可能自己一个人走那么远。但是,既然想到了,去找一遍,还是很有必要的。说不定真去了外婆家。小孩子嘛,最爱去外婆家了,小家伙,又聪明,说不准会认路啊。”
帮忙的邻居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着,致桦就跟婆婆讲:“妈,我还是回去看看吧,现在不回去一趟,心都踏实不下来。”
婆婆赶紧说:“那就吃一口再回去找。”
儿子没下落,致桦哪里吃得进哟,跟婆婆打声招呼:“妈,我还是先回一趟再说。找娃要紧。”
说完,就大步往娘家赶。
焦急万分的致桦,没有流泪,只有加快脚步,脑海里杂乱无章,“这么远,我自己走一趟,少说也得半个多钟头,小来伍要走到爹娘这边,还不得,个把小时啊,真希望小伍在爹爹家这边。如果不在娘家,可怎么办,到哪里找?可是,小伍又不可能自己来外婆家呀,他太小了,这么远的路程,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可能会走呢?不可能,不可能。”
致桦一路胡思乱想,又觉得儿子不在这里,可是,又多么希望儿子在爹爹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