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跟着,”谭丰振稍微犹豫,补充道:“我再批给你300块,如果有机会,请人吃个饭也行。”
苏二年想说300块怎么够,想想还是没开口。
明白能有三百已经不易。
谭丰振继续问了一圈,各人谈过各自的想法,确定几件事,会议来到尾声,再次转向方薇:“小方,早上传达室又送来一批稿件,你上午仔细看看,尽量挑几篇出来。”
方薇点头:“好的,主编。”
同时明白谭丰振的意思。
最好不要落空。
刚刚秦四围的小诗为何通过?
因为,《青旭》其实非常缺稿子。当然,不是数量上缺,而是质量上。
至于质量的标准。
就说过去一年,至少有三次,为了凑齐稿件保证出版,大家都只能矮子里面拔高个,甚至,实在凑不齐,编辑们还要亲自动笔。
标准也就可以想见。
会议结束,谭丰振返回自己的办公室,大家各自忙碌,方薇也取了传达室送来的稿件,堆在办公桌上,开始翻阅。
内心里想的却是,或许真要学李东宝了。
就算去不了《商海》编辑部,调去博艺的其他部门,也总比这边强啊。
方薇甚至想到了自己的终身大事。
刚入职时的雄心早没了,今年25岁,也该考虑嫁人的事情。
对面追求过自己的秦四围,虽然为人风趣,长得也不丑,但方薇一点都看不上。
太没上进心。
倒是财务部那个明显对自己有好感的年轻会计何晓伟,虽说胖了些,但家里条件不错,似乎还有什么亲戚在市政府工作,或许能帮自己。
甚至,如果能因此离开博艺,自然更好。
方薇可没有忘记年初时的一件事,刚刚开年,社长钟长林就被一群要债的堵在办公室,差点打起来。
因为博艺这几年的出版业务也连连受挫。
连续多本书都卖得不好,下游书商拖着不给结款,出版社也就无法支付印刷厂的款项,再加上其他乱七八糟的开支,整个博艺,哪怕减去应收账款,据说净债务规模也已经超过了700万。
这么心不在焉地浏览过几份稿件,回过神,方薇不得不把刚刚都想直接扔垃圾桶里的几篇文章重新简单过一遍。
然而,还是太差。
再次丢在一边,攒多了会有人统一处理。
退稿?
以前还有,现在,为了省一点邮费,就免了。
方薇还想起八十年代,那时候,投稿类信件都不用花钱,现在,一切都向钱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