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去了趟厕所。
回来时,恰好碰到某个今天穿了一件白色长裙的娇俏姑娘赶到,两人对视,陶暖瓷笑着说了句‘加油’,才走向侧前方自己的位置。
这一句招呼,却是又引来周围一片目光,基本还是上周四谭晓磊那句话之后的别样眼神。
苏杭依旧无视。
最后短暂复习,就听到监考老师提醒准备的声音。
苏杭只留下必要的文具,还有那只没有表带的黑色电子表,然后与很多同学一样把书包放去不远处的花坛上。
提前十分钟,语文试卷送达,监考老师一边分发试卷和草稿纸,一边提醒,到时间才能开始答题。
试卷从前面依次传过来。
苏杭拿到试卷,把剩余一叠传到后面,立刻看向卷面。
目光找寻第二道选择题。
记忆中这是一道成语挑错,要求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成语,因为这是曾经苏杭最怵的一类语文考题,原本时间线上,考试结束立刻翻书确认,这才有了更多印象,重生后记忆锐化,得以想起。
曾经的答案是‘C’。
另外三组成语,因为在习题册上有原题,哪里出错,苏杭也一清二楚。
然而,这一次,虽然第二道选择题还是成语挑错,但,只看第一组成语,本来的错处该是‘鸠占鹊巢’的‘鹊’,用了另外一个‘雀’字,但……眼前却没有‘鸠占鹊巢’这个词。
不仅如此,苏杭迅速扫过整道题,都没有找到‘鸠占鹊巢’,或者‘鸠占雀巢’。
确认这一点,苏杭只觉脑子嗡了一下。
有些乱。
迅速翻页,寻找另外一处之前也记起的古文填空……算了,不填空了,大题,那道《包工身》选段的大题。
再翻。
然而,《包工身》也没了,本来的位置上,是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选段。
呆呆看了一会儿,虽然吧,很快反应过来,这道《故都的秋》,恰好也在习题册上做过,但,苏杭还是感觉有些无措。
计划中语文至少保底的20分增益,以及,其他各门课程的先知考题。
我的重生福利啊!
大概率,都没了!
苏杭也很快想明白怎么回事。
记得有个词,叫‘蝴蝶效应’,细节上的微末扰动,就会影响全局。
于是,往前推。
自己是6月13日回到这个时代,距离期末考试13天时间,那些日子,很可能正是期末试卷的拟题阶段。
这又不是高考。
自家学校的期末考试,试题当然是自家老师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