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了一篇关于近期指数的文章,凭借记忆的锐化效果,苏杭就想起了一连串数据。
当下,上证指数大概是700点左右,原本的时间线上,这一数字会在年底跌到500点的低谷,然后,1996年,出现一次巅峰,一路到当年年底,达到1200点高位。
紧接着,1996年的最后一个月。
暴跌。
因为种种原因,股指短时间内坠回到900点低位。
再接着,就是1997年上半年,一路上升到又一个1500点的巅峰。
这么联想着,不知不觉,苏杭也已经在面前的小本子上写下了几个数字:500至1200;900至1500。
回过神来,定定看了几眼,然后无奈。
如果自己能有一些资本,哪怕只是10万块钱,通过接下来两年的两次牛市,翻滚一下,运气好的话,成为百万富翁都没问题。
问题是……
自己现在连这年代津津乐道的万元户都还不是,更别说10万本钱。
又想到正在酝酿的‘青春文学’计划。
但愿能成功吧。
保底,给个10万,就好。
不过……
再想想,就算错过了接下来两次机会,今后,99年,01年,甚至,08年,都还有。
不仅如此,这些大趋势之外,今后二十多年的诸多牛股,甚至妖股,苏杭也记得不少。
都是机会啊。
更何况,股市之外,机会就更多了。
这么捋了一下,苏杭觉得,至少,这辈子……哪怕再不如意,下限也不会太低。
至于上限……
走着吧。
平复一下躁动的情绪,苏杭继续翻阅面前的报纸,很快,又一篇文章引发了苏杭的联想。
文章内容很简单。
小小的一个豆腐块,大致是,因为今年国内绿豆减产,下半年,绿豆价格可能大幅上升。
苏杭因此想到的是1995年下半年期货市场的一次大热闹。
国内大部分人对期货都没概念,甚至不把这两个字和自己国家联系起来,然而,实际是,早在1990年,中国就有了第一家期货交易所,地点恰好设在中原省的省会商都。
再说1995年的这次。
记忆中,下半年,商交所的绿豆期货,各方面推波助澜之下,一路从2000元左右一吨炒到了4000元高位,几乎翻了一倍。
若是现货翻了一倍,还没什么。
期货市场的最大特点,就是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