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炯,杨令明,乃当世神童,今年不过十三岁,便能作得此诗,有如此从军之志向。由此可见,天下人心情如何……这股尚武之气不除,大唐未来堪忧。”
张文瓘大义凛然,一身正气,掷地有声:“国虽大,好战必亡……”
陈青兕道:“张相公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便因一己之私,委屈他人!宽以律己,严以待人,为何,当不上‘无耻’二字。”
“陈青兕!”
张文瓘气得大叫:“某在跟你说大局,压下苏邢公的死讯,是为朝廷考虑,是为大唐的江山社稷考虑,是为天下百姓考虑。为天下,我张文瓘无愧于心。”
陈青兕点了点头道:“张相公有没有愧于心,现在说的不算。等你百年之后,自见分晓。”
张文瓘险些气背过去道:“这不是一码事!”
陈青兕道:“说来说去,张相公还是舍不得身后名,伱可以蔑视他人的身后名,却不舍自己的身后名!岂不如青楼戏子挂着贞节牌坊?”
张文瓘差点气背过去,忍着恶心道:“若为天下,张某自然舍得。”
陈青兕道:“那某就拭目以待!若张相公做不到,某自会兑现诺言……”
“你……”
张文瓘气得胡子抖动,手指着陈青兕,不住颤抖,道:“不可理喻!”
他不愿再说,直接甩袖而走。
陈青兕高声道:“慢走,不送。”
这便是陈青兕的态度。
他根本就不想跟张文瓘争出一个高下,也争不出一个高下。
张文瓘重文治,从道理逻辑来说,是完全站得住脚的。
张文瓘也不是那种道貌岸然之辈,他是真心实意的为百姓计。
这一点,陈青兕是认同的,所以他才会在对方打压将官战后赏赐的时候,没有与他正面冲突,而是退让了一步。
即便是魏元忠吏部的事情发生,他也没有直接反抗,只是将事情搅黄了而已。
为百姓计,并没有错。
但陈青兕更不觉得自己有错。
国虽大,好战必亡,这话并没有错,但这话还有一句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天下太平,靠的不是道理,是实力。
和平是道理换不来的,空有道理没有实力,就是餐桌上的一块肉。
双方都有自己的理,双方都没有错。
注定讨论不出一个结果……
陈青兕若选择跟张文瓘争辩,反而落入他的圈套。
一个讨论不出结果的问题,将会引发讨论,从而为张文瓘洗白……
左右两个理,支持张文瓘的人自然会站在他那边,觉得张文瓘是对的,为了天下大计,委屈一下苏定方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