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字写的好,自成一派,有了自己的气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再练上几年,今后少不了也是一个大家。
不像我家那个,狗爪子刨地都比他写的好。”
“老丘,过赞了啊!”
丘孝忠望着梯子上的小人羡慕道:
“我家那小子要是能写这么好的字,我是死也瞑目了!”
“你又在胡说什么,少在我面前乱诉苦。
你家小子是交换生,如今在楼观学跟着孔先生学《尚书》!”
丘孝忠闻言嘿嘿直笑。
两个老头互相吹捧。
皖城郡公张俭和卫尉卿丘孝忠背着手离去。
如今这两位也老了。
可人老了颜白也没有让他们闲着。
以国子学的名义邀请他们。
每隔七日会去国子学讲一次课。
讲得内容没有局限,想讲什么就讲什么。
但是得有教案,得有中心思想。
当然,国子学也有付出。
把这些老将们讲得内容整理编撰出来。
给他们立传。
让后世子孙知道他们的事迹。
如今这个“行业”竞争也很大。
国子学今年虽然扩招了,加上交换生也才五百多个学子。
要知道,国子学里面的先生就有一百多位。
学子少,先生多。
可以把课排的满满的,根本就不缺先生。
要想进去讲课,还得看先生们的时间。
立传的诱惑太大。
对朝中所有的臣子而言,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拒绝的了。
大家都想去讲课,都想单独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