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君的询问让黄天回过神来,压下了羞赧的情绪。
稍稍思索一番,黄天眼前一亮,有了主意,一字一顿说道:“太平道。”
“太平道?”
文昌帝君复述了一遍。
先是有些疑惑,继而如饮美酒一般飘飘然,欣喜说道:“国家昌明,社会稳定,天下太平!好!好!好啊!”
说着,文昌帝君还觉不过瘾,索性引吭长啸:“好一个太平道!”
一旁的黄天不是很能理解,文昌帝君听到“太平道”这个名号之后,为何会如此激动。
文昌帝君这时又长啸一声,解了黄天的疑惑:“好一个为万世开太平的太平道!”
额……
黄天不由得汗颜。
他哪有什么“为万世开太平”之意,不过是拾大贤良师牙慧而已。
毕竟连“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都用了,索性把拿来主义发挥到极致,连“太平道”的名字也给用上。
就是不知道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请大汉赴死的张角,和提出“罢废六天故气”的张陵张辅汉,得知此事以后,会不会一起跳出来揍他这个假冒的太乙救苦天尊,透支自封的黄天上帝!
一时间,文昌帝君激动长啸,黄天心思浮想联翩。
不过黄天没有遐想多久,便被恢复平静的文昌帝君继续拉着推进改变。
在“总目标”与“名号”之后,紧接着便是仪轨。
无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严密仪轨的宗。教,非常容易陷入混乱,走上歪路。
这一点,黄天前世有所了解。
毕竟前世道教起初也充斥着原始宗教的粗陋浅薄风貌,稂莠不齐,出了不少恶人恶事。
是寇谦之寇天师大力改革,去芜存菁,废除伪法,整顿组织,修订戒律、科仪,前世道教才焕然一新。
后续又有多次革新、优化,方才有了相对严密合理的道教体系。
但是黄天也仅仅只是了解皮毛,不通内里。
而负责宣扬天尊神名、传播天尊信仰的少女神使李灵素,一则受限于出身,见识不足,二则缺乏经验,三则无人引导,故而在传。教过程中,没能及时建立成体系的仪轨。
不过现在,文昌帝君来了,仪轨便有了。
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
生前身为九州世界儒家文宗,文昌帝君对九州世界道教的仪轨有着深刻了解与认知,是一件十分合理的事情。
因而不到一盏茶时间,文昌帝君便拿出了一整套即插即用的宗。教仪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