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些,清音笑了笑,看来剧情的影响也很有限啊。
接下来她就只关注村子里的陌生人,还交待家里人看好几个孩子,尤其是顾槿,还是不能出门去。
对此,顾槿都快习惯了,在家跟着清音学习刺绣,清音见她有些灵性,就把原身那条顾槿十分想要的猫儿戏蝶帕子给了她。
苗氏和王氏看到清音绣出的那些成品,眼睛都直了,要不是两家的女孩子年纪还小,恨不能求婆婆也教一教她们。
……
夏收结束也进入七月了,顾承光的身体也被清音调养地渐渐康复了,只是为了不让人怀疑到清音,他对外表现出来的并不十分健康,却也是每天都在慢慢转变的。
家里人日日见他,倒也不觉得他好得太快,反而习惯了现在爹不再动不动生病,都宽心不少。
顾承光虽然有原“顾承光”的记忆,这段时间也是常常复习四书五经,但到底没上手作过文章,所以他好了之后,几乎是手不释卷,清音只要一有空就得提醒他注意休息。
这期间顾承光也亲自坐着马车去了一趟县城,他虽只是童生,却也是有同窗的,因为年纪在那了,又有家有室,所以便是家里有银钱,他也没有选择进县学读书,只拜访了从前的先生,送了厚礼请他指教。
对方也不过是老举人了,是知道顾承光本身情况的,对他也多有可惜,再加上收了厚礼的份上,对他倒是不吝指教,此人并不迂腐老迈,顾承光也很庆幸没找错人。
院试主考经义、策论、诗赋、杂学等,顾承光出身架空民|国,这些对他来说并不陌生,他与前世的清音一样出身于书香世家,所欠缺的不过是对这个时代时政和律法等相关知识的了解,这些都要靠他自己的努力了,家里人都帮不了。
清音能帮他的也就是为他制造一个舒适的读书环境。
为此,他们全家商量……当然是清音与顾承光一致拍板决定的:院试是在府城平江府考,以后的乡试也是在平江府,所以他们决定要在平江府买个宅子。
如果顾承光一路顺利的话,他们至少也得在平江府待上一年左右,租房子住肯定是不划算的,不如买个宅子,这年头府城的房子是肯定保值的,到时不住了,再处理掉就行了。
清音没提钱的事,他们还有一支灵芝没卖,怎么都够买房了,而且还能买个不错的院子,主要还是趁着现在提前过去,不然府试一到,房子估计不好买,有些人可能想先赚上一笔再卖,那可不行。
对此,几个儿子虽有些犹豫,但他们最后还是倾向于买房的,要知道这可是府城的房子,有了房子,不管怎么说都有安全感。
只是不知爹娘是什么打算,买了房子谁跟着去,是个问题。
不过没等他们纠结,顾承光就宣布,他们娘肯定要跟去照顾他的,对此,三个儿子自是没有意见,没看这两个月,爹的身体都好了那么多,也没有再生病了,这确实都归功于娘的照料。
“房子的事等去了府城再说,我跟你们爹商量了一下,决定带大郎和槿儿一起先过去,当然,如果你们爹顺利通过了院试,到时二郎你再带着家里人去府城与我们会合,这事交给你,我放心。”
顾长松毕竟是老大,跟在身边历练着也说得过去,只不过怕老二有意见,她又多说了一句,还拿出了十两银子交给他。
“这钱留在家里花用,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就托人带信给我们,还有,几个孩子务必都要看好了,我可不希望看到他们哪个嗑了碰了,哼!”
要不是怕照顾不过来,她还真想现在就把人都带走,说到底还是担心汪三妮记恨顾家弄出什么幺蛾子来。
想到汪三妮,清音眯了眯眼,自从上次人参一事后,汪家就抖起来了,都知道他们家发财了,亲近不亲近的,认识不认识的都上门去借钱,弄得村子里乌烟瘴气的,要不是这样,他们也不会这么急着要走。
……
想到这里,清音又忍不住扶额,光想着这些杂七杂八的事了,怎么把原身的大闺女给忘记了!
反正离走还有两三天,准备明日一大早就叫顾长林带上东西去看看妹妹,她身为丈母娘不好亲自上门去,这事得记下来。
对汪三妮,怕她这几个月闹出什么事来害顾家,她准备走前给她下点药,委屈她躺上些天,等顾家都搬走了再说。
苗氏和王氏连忙应下了,以后他们就是府城人了,自家的孩子就是少爷小姐,自是要好好看护的,更何况娘一直很在意几个孩子,她们更加感激,都一一应下。
顾长林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娘使唤大哥明显比他多,但对他也没有无视,甚至也很看重他,想想大哥是长子,再多的不甘也只能先压下,爹娘的话不能不听,于是接下银钱道:“娘放心,我会看好家里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