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才过了几天工夫,林家的闺女又看上了新来的顾知青,整天围着对方打转。就是白天里下田劳作,又是送水送吃的,一天好几顿各种嘘寒问暖不落的。
村里几乎人人都瞧见了,别说那些碎嘴的三姑六婆了,就连小孩子都知道了林晓兰追求知青的事。
平日里常当拉媒保纤活的周大娘,就跟林晓兰她娘拉扯道:“前些天你还找我,说想给闺女相看好人家,结果挑来挑去没个满意的,原来你家姑娘是想嫁给城里来的知青啊?早说嘛,我就懒得费这工夫了。”
林家人听了这些可没多高兴,因为他们并不看好林晓兰和知青谈对象的事。
这天在饭桌上就起了话头劝说了女儿,“别看他们是下乡来了,但依旧是知青,是城里头的人,迟早是要回去的。”
林母这样说也是有理由的,隔壁的上田村之前也来了知青,其中就有个和村里长得漂亮的姑娘好上了,时间一长,都到谈婚论嫁的地步了。
可谁能想到男知青家里头走了关系,能把人弄回城。
那男知青嘴上说的好听,等回了城就把姑娘介绍给家里,结果回去后就彻底没了消息。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人家家里根本看不上乡下姑娘,赶忙把儿子弄回来后就给找了厂子里的好工作,又安排了门当户对的相亲对象。村子里的姑娘都哭成泪人,也架不住人家连婚都结了。
林家人可不希望自家闺女成了这样的倒霉蛋,没少将这例子拿来说,希望劝女儿一把。
“这位顾知青还不止是城里的呢,人家据说是首都来的,家里当着大官,眼光那肯定高着呢,怎么可能看得上咱们村子里的姑娘。”
林母都没好直接说自家闺女,只说是他们村子的姑娘。
可惜这些苦口婆心的话,林晓兰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浑然不放在心上,听见她娘挑剔顾知青,还出言辩解道,
“顾知青才不是那样的人。”
林母撇了撇嘴,“你又认识顾知青才几天,你怎么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这知人知面还不知心啊。”
林晓兰听多了甚至觉得厌烦,“我知道该怎么做,你们都别管我的事了。”
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儿,上头又有三个哥哥,向来得父母宠爱,甚至都不用下地干活,也养得林晓兰性格张扬任性,刚重生回来因前世经历对父母产生的愧疚感,没多久就消散了。
等以后她发达了,也带着爹娘一起享福就当是补偿了。
林晓兰心中还隐隐自得,爹娘他们愚昧无知怎么可能比得上自己重活了一世,知道顾建明是难得的金龟婿良人,样样都好的不得了。
到时候更是会带着妻子一起回城的,顾家也会被平反,而且用不了几年还能当上高官夫人。
那些家里人相看的对象,日后最好的不过是当个万元户小老板之类的,怎么能和顾家比。
前世乔冉区区一个孤女都能嫁给顾建明,凭什么她不行。
……
在这个重生心理作用下,林晓兰依旧我行我素,继续对顾建明各种主动示好,丝毫不顾及其他人的议论声。
她这样做也是想坐实了自己光明正大追求顾知青的名声,要是顾建明再与乔冉有什么,那就是乔冉不要脸,想跟她抢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