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是一个晴朗的午后,阳光让春风明媚,宁氏走在华清的路上,嗅着春日的气息,直到来到逸夫楼前……于是他先用右脚迈进了逸夫楼的大门,同一时间,正在三楼的某女突然毫无由来的眉心一颤……”
很难说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种什么心态,将短短几分钟发生的事情,写成了一篇万字故事,还分了七个章节,从环境、情景,到那交错时的风情,再到出场每个人都分配到位的细腻到极致的心理侧写……
怎么说呢?
这大概就是自古深情留不住,从来套路的人心吧。
总之随着这篇故事开始发酵,宁孑从华清退学的真实原因,也终于涌出了水面。
显然这个解释要远比所谓的学术警告更有说服力。
毕竟这符合普通人一个最基本的认知,即为你不能在别人最优的点去否定别人。
这就好像网友们可以说XXX偶像派明星演技不咋地,但不能说他或她不帅甚至很丑一样。如果相貌真不达标,怎么可能成为偶像派?
同样质疑一位已经证明自己的大学者,大都也只能通过别的方面,你可以骂他丑,说他人品不咋滴,唯独不能质疑他的学术水平,否则就是在侮辱大众智商。
就好像如果有人开贴说居里夫人是个智障,这家伙研究的东西都是垃圾,绝对能收获满屏的骂声跟各种冷嘲热讽。但如果开贴说居里夫人这家伙虽然学术牛逼,但人品不咋滴,就不一定了。毕竟后者是个很主观的东西,而且总能从名人的无数小传中找到些许佐证。
学术水平或者说个人能力本来就从不能跟人品如何直接挂钩,同样是所有人的共识。否则也不会有为富不仁这个词了。
于是这个最为符合大家期待的故事,很快便流传开了。
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讨论,各种表示厌恶的评论刷新网络,所有人都已经认定了这是事实真相,唯独当事人始终保持着沉默。
这个情况大概持续了一个小时,直到网络上泛滥的情绪即将可能影响到现实的时候,又是一张照片被曝光出来,又开始让舆情起了微妙的变化。
这次的照片依然是出自朋友圈截图,也不知道为什么今天各种老板都会被朋友圈里的好友背刺。
不过这次的老板不是很有名气,绝大多数人都没听说过,不过朋友圈照片的下方有他回答友人的一行字,点名了照片里另外两个人的身份。
“哈哈,给大家揭秘,中间那位就是我们华夏的少年数学天才宁孑,左边是有为集团的戈总,我就是上去凑数的。”
看截图上显示这条朋友圈发表时间是三个小时前。照片中昨天那位戈总也快速被网友认了出来,是有为集团的高管戈东树。
再结合今天一大早有为集团轮值主席那条朋友圈,所有人都对照片中间那个年轻人的身份深信不疑了。
我艹……这就是宁孑的近照?
对于网友而言,看到照片的第一眼,大概感觉都是一致的……这家伙竟然这么帅的?!
之前爆出的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的照片,宁孑都是一副土到极致的样子,蓬乱的头发给笨重的眼镜,加上也都不是特写的照片,放大后清晰度感人,自然没人会去深究宁孑的五官。
第一印象大都只觉得这个新晋的学术界宠儿长相着实挺土挺磕碜的,这大概也是那篇故事一出,所有人都立刻相信了的原因。毕竟脑补出一个猥琐的科研天才不要更简单。
但这次的照片不一样了,正面照加上现代高清晰度的摄像头,自然能让人看得清清楚楚。
更别提宁孑来到京城前,被宁晓狠狠的折腾了一通,发型换了,眼镜也换了,衣着虽然普通,但不管是色泽搭配,还是款式,都比以前宁孑万年不变的校服要显身材跟气质的多。给人一种超强的冲击力。
大家都能接受丑小鸭变成高贵的白天鹅,担那毕竟需要时间的沉淀,突然这样反冲一下,谁特么受得了?不止如此很快就有专业人士分析,这张照片完全没有P过或者美颜的痕迹……
有没有美颜其实大家看得出来的,毕竟宁孑身边还有两个参照物,中年大叔脸上的那些被岁月勾勒出的痕迹清晰可见,谁家手机美颜效果能做成这样,基本上就是自绝于江湖了。
也的确看不出来什么P图的痕迹,背景参照物都很真实,包括桌边趴着的那只小猫形状都是正常的。
更何况没谁会觉得一个中年油腻老板,会为了凸显出宁孑的帅气,发张照片之前还专门找人先把图给P好。
于是没有任何新的证据出现,网络上的评论却开始渐渐转变……
“我勒个去……宁孑竟然这么帅的?这不科学啊?搞数学的怎么可能长这么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