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嗯,要加些红酒吗?”
“好!”
……
华夏,燕北体大。
早上六点,宁孑准时从梦中醒来。
昨晚他睡得也挺好,醒来后自然神清气爽。唯一的问题是昨晚的睡梦中,没有了梦中的书房,没有了实验室,也没有了解决不完的问题,只剩下几个模糊的身影。
然后还有些不太好说的事情。
总之从**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冲了个澡,换了身衣服,这才清清爽爽的坐到电脑前。
小猫给了他一个“懂了吧”的眼神,宁孑默然。
然后如同往常一般打开电脑,他打算在早餐前先解决掉昨天遗留的一个问题。
难得今天思路特别清晰。
尤其是针对量子跃迁过程的计算。
目前还没人知道为什么量子态是个分立的过程,从初态到末态的变化是跳跃式的。
中间过程到底是怎样?又发生了什么。
三月给出了多种假设,宁孑正在做的就是通过数学分析从假设中找到最可能的原因。
这其中涉及到的任何一种假设,其计算过程都是极为复杂的。
需要用到许多还没问世的复杂公式。
其实这个世界一直有个对普通人来说极为反直觉的科学常识,现代科学理论越是前沿的研究方向,其实越不靠谱。大家其实都在玩一个猜猜猜的游戏。
比如在夜空中,普通人随便指一颗闪亮的恒星,猜中这颗恒星有多少卫星的概率大概是万分之一,最顶级的天文学家使用最尖端的天文设备,然后经过种种科学的复杂计算,最后得到的数字正确率大概也只有千分之一。
准确率提高了十倍,但其实大家都知道,这并没什么卵用。
如果具体到微观世界,很多原理大家同样都是不懂的,只能靠瞎猜。
比如人人都知道量子纠缠,但量子为什么会出现纠缠态,任何回答都是在瞎扯,不管是普通人还是顶级量子学家……无非就是普通人可以随便扯,科学家多少要给出点猜测的依据。
没办法,主要理论尚不完备,深层次隐性规律还没被发现,最后便只能归咎为这是上帝在投骰子。
现在宁孑需要做的是将数种猜想通过数学形式来表达,然后选择一个理论上最可能的一种,难度自然极大。
这也是他跟许多数学家都没法聊到一块去的原因。
NS方程可以跟大家聊,P=NP?也有得聊,但研究这玩意,真没几个人能聊。
这就好像人家还在想办法怎么登陆月球的时候,他已经在考虑火星上有没有水的问题了。
当然,这也不算拔苗助长。
因为宁孑能感觉到,通过对这些可能性进行数学验证,他已经隐隐找到了证明P=NP?的脉络,这种感觉很玄妙,比如在量子理论中,每一个物理量都是离散的,时间、长度、质量、能量……所以量子系统的演化是否可以视为离散的优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