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明外敌的局势,以北方游牧民族是最大的隐患。
朱允炆安排平安和吴高坐镇北方,再让盛庸坐镇西南,朱允炆亲自坐镇中心,北上可支援平安,往西可支援盛庸。
这个时期,南方还是相对太平的,并无外敌,西方国家还没到开着舰船利炮的时候,但不代表朱允炆没有考虑,镇守南方和海岸的最佳人选,朱允炆已经想好了,只不过需要费点周折而已。
“李景隆”
“臣在”
“你坐镇京师,封你为镇中大将军,节制江浙皖兵马”
“臣遵旨”
“原来的六部,按部就班,暴昭依然是刑部尚书,今后和监察部要配合,封户部侍郎卓敬,为户部尚书,户部原来的钱粮管理分给现在的财政部专门管理,兵部。。。。。。”
朱允炆停顿了一下,兵部的确需要好好整顿一下了。
“耿老将军,现在兵部尚书空缺,可否请你出山,先代管兵部一段时间?”
“皇上,老臣领命,请皇上放心”
“好,兵部交给老将军,朕放心,郭铭”
“臣在”
“任命你为兵部左侍郎,协助老将军,还有今后兵部的工作,要改变的有很多地方,希望你能尽心尽力”
“臣遵旨”
“毛太”
“臣在”
“封你为吏部尚书,今后官员的任命,要和教育部协商,把有才能的人,分到最适合的地方去”
“臣遵旨”
“礼部尚书还是由陈迪担任,工部尚书由张国安担任,工部加紧观音门纪念碑的建造,礼部,着手祭祀仪式,太常寺,鸿胪寺,光禄寺,钦天监协从”
“臣等遵旨”
“郭铭”
“臣在”
“郭老将军的祭奠仪式定在何时了?”
“禀皇上,定在五天后”
“好,到时候朕会携百官前去祭奠”
“是,皇上”,朱允炆亲自去祭奠,这规格在大明朝,已经是顶级的了。
该安排的事情,安排的差不多了,本来朱允炆还想让礼部筹备黄瑶和周乔的升迁仪式,可朱允炆觉得时机不对,一是战争刚结束,后续的事情还有很多,二是因战争死了那么多人,多少家庭妻离子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