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已经移居香江,而且生意的重心在省城,周春明回乡的次数,变得越来越少。
他这次回来过年,确实受到了不少人关注。
周春明为父老乡亲所做的一切,也都被大家看在眼里。
对于别人发大财,乡亲们多少有点羡慕嫉妒恨。但是周春明发财,事业蒸蒸日上,大家却是由衷的赞叹和祝福。
在村里走了一圈,周春明回河边的宅子,赫然发现,家里已经挤满了客人,全是熟得不能再熟的面孔,个个热情的跟他打招呼。
对于全村的大恩人,乡亲们自然是拿出了十二分的热情。
但是屋里屋外全是人,这也挺不方便。
还是鲁铁生带人过来,帮忙清空了场地。
“春明兄弟,你难得回来一趟,也挺不容易的,”鲁铁生说道,“东寮村在你的关照下,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但是咱们原先整个河集公社,还有不少邻近的村子,同样也有不少需要关照的老乡。”
“你看看,如果有什么合适的项目,不妨投资在本乡本土,也带一带大家,我们大家都会念你的好。”
“对啊!大家都念你的好!”不少人附和道。
周春明环顾四周,脸色倒是挺平静:“原先的河集公社,人员倒是不少,但是山地也挺多,并不适合大规模的建设厂房。”
“而且,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的限制,没办法做到像是石牯塘产业园那样。真要强行建厂,也要考虑环境污染的问题,很有可能得不偿失。”
“不过呢,我倒是打算,在附近多建几个50亩以上的养蝎基地,如果有符合条件的乡亲,欢迎去基地应聘,待遇不敢说有多高,肯定比你们在工厂上班强一些。”
鲁铁生等人有些失望,但是也知道,周春明说的是实话。
想把原先河集公社的地盘,改造成第二个石牯塘产业园,显然不太现实,受到了太多客观因素的限制。
但是,周春明也在想方设法的帮助大家。
倘若这些养蝎基地建起来,增加两三百个就业岗位,还是轻轻松松的。
“如果确实有困难,那不妨去石牯塘产业园去务工,”周春明又说道,“我三姐那边,正在扩大生产规模,大量的招工。跟‘公牛制衣厂’有关系的代工厂,也非常的多,需要不少人手。”
“总而言之,去石牯塘产业园上班,还算是在本乡本土,收入也不算差。不必背井离乡,到经济更发达的南粤打工。”
闻言,众人纷纷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