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御书房。
雄英和采绿站在门口。
房门紧闭。
宫女太监,更是让雄英全都打发走了。
啪!
杯盏砸在地面的声音,伴随着拍案声传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御书房内。
朱元璋站在御案前,指着朱标,怒道:“你这两年,做了些果断英明的事情,就比如打掉地方保护,启用福建地方官员去其他地方履任,天下百姓都拍手称赞。”
“可为了你个人的面子,羽毛,也办了不少蠢事!”
“你别以为咱不知道,你从很早,就派纪纲,在老四燕华治下,发展锦衣卫系统,作为一个储君,未来的君主,你要防患于未然,你要维护大明利益,你做的没错,所以咱对你这些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了!”
“可你锦衣卫系统做了什么!”
“盗取、盗用一些老四治下的落后产能技术!哈!哈哈……”
“这件事发生,恐怕你那个布置在燕华的锦衣卫系统,也被老四军情司掌控了吧!你真当老四的军情司都是些酒囊饭袋!错了!军情司的能力,比咱们大明锦衣卫强很多倍,或许,锦衣卫在燕华的系统,早被军情司控制了,你这番拙劣的表现,全都被老四一直默默看着,老四就像在看一个小丑,在表演一个拙劣的笑话!”
……
“他是你亲兄弟!”
“你知不知道,当初洪武二十六年,咱离开时,老四就提出,要把这些落后,但适合咱们大明,能帮咱们大明培养产业工人的技术,转交给咱们大明!”
当时老四就说过。
随着燕华要完成蒸汽机化产业升级。
前一代的技术,虽然落后。
但很适合大明。
首先,大明的人员素质不高。
即便把更先进的蒸汽机生产线搬到大明,大明反倒会出现不适应,工人素质,无法匹配先进生产技术的情况。
这一点,他是认同的。
看看老四燕京炼钢厂,使用蒸汽机的转炉炼钢。
那些操作步骤,以及维修。
大明的匠人,工人根本就搞不定。
而燕华的工人之所以能适应,是因为他们已经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工业化生产作业。
在工厂,还完成了扫盲。
燕华工人的接受能力,绝不是大明匠人以及农民可以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