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时间了。
金陵工业区按照得到的小高炉炼钢技术,照猫画虎,成品率也只有五成。
也正是因为盗取盗用的缘故。
蝗灾发生后,让他更加没办法向老四张口,请求帮助。
他心虚。
怕老四提及盗取盗用之事!
“原本,大明不但能得到这些对于燕华已经落后,但对于咱们大明,还十分重要的技术,还能得到老四派技术人员回来指导,可因为你的行为,这些没啦!”
福建那是燕华商人,出于乡情,以及反击大明,所以才自发派技术人员回来,手把手教导扶持。
也亏的,他当初确立了福建模式永不动摇!
留下了这扇,和老四燕华保持密切联系的窗口。
……
许久后,朱元璋骂累了,摆了摆手,冲门外喊道:“雄英、采绿你们进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吱呀!
雄英、采绿开门进来。
朱元璋坐回御案后面,看向采绿,询问:“丫头,你那个大型铁管铸造工厂,现在的产能如何?能不能支持,咱们大明的沼气照明工程。”
采绿看了看朱标,回答道:“皇祖父,除了点火石的弹性钢片,还需要向师傅燕京的工厂订购,只要是金陵工业区的普通生铁产量跟得上,我们铸造工厂就能跟上,即便跟不上,依着我们工厂的工人实力,也可以短时间内,以老带新,扩大产能。”
朱元璋满意笑笑,“那好,这回皇祖父就下令,十万人口以下的城池,只要愿意搞雇工身股制沼气照明工厂的民间商贾豪强,都可以向朝廷申请开办照明工厂。”
就如老四所说。
这件事,不但能打开雇工身股制的局面。
还能造福百姓。
更加可以,促进金陵工业区的冶铁。
朱元璋看向朱标,“除此之外,你以咱得名义,给各地下一道旨意,准许福建商人,前往各地开办雇工身股制工厂,如果各地原有的工厂,愿意接受福建模式,福建商贾也可以入股这些已经开办起来的工厂。”
现在,只有福建掌握了真正的工业化生产的标准和技术。
如果想按照老四设想。
利用这些对大明来说,并不落后的技术,培养出足够的,高素质产业工人。
就必须让福建商人走出去。
让他们把燕华亲族教授的工业化技术标准,带到大明各个地方。
如今这个局面。
他都没脸求老四派遣技术人员回来帮忙了。
何况,除了福建,其他地方都在搞私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