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忧、思、悲、恐、惊,人之七情。”
“人间百态、世间炎凉,尽在七情之中。”
“此七彩之气,我称之红尘气。”
“悟书中七情,入江湖红尘。”
“世人皆可走此道!”
“今日之前,儒生、道士、僧人……”
“今日之后,修行路上再多一人。”
“武夫!”
……
“娘……”阅微草堂的门口,三十岁左右的妇人牵着一个五六岁大小的孩子,愣愣地望着空中的影像。
就在一刻钟前,她带着她的孩子来拜先生。
赵杨氏是个孀居的寡妇,数年前,丈夫跟着同窗去了北方,三个月后,丈夫的同窗断了一条腿,给她带回了一件破破烂烂满是血迹的儒袍。
赵杨氏认识那件袍子,那是丈夫临行前自己一针一线缝制的。
那同窗就是为了抢回这件袍子,被打断了腿。
“尸体没抢回来,好歹立个衣冠冢,有个祭拜的地方。”那断腿同窗说完这句话,又踏上了去北方的路,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见过对方。
赵杨氏挖好了坟冢,将带血的半件儒袍放了进去,自己也躺在了坟冢里。
她不想起来,就想这么死去。
可是,她却发现自己有了身孕!
她要活下去!
含辛茹苦地将孩子生下来,养成了现在这般年纪。
赵杨氏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庸庸碌碌,可是又担心孩子走上他父亲的路。
但没想到孩子天资聪颖,小小人儿竟然偷偷自学通了雅文。
像极了父亲。
暗自在家里哭了一夜,第二天赵杨氏带着自己的孩子找到了昔日丈夫的启蒙恩师。
但一番测试下来,孩子并没有觉醒通读的天赋。
赵杨氏心中又是放松,又是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