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对望,颇有一分惺惺相惜的意思。
“我虽少时得外祖父和舅父们多番指点,但于战事军务上,算是门外汉,还需方元帅多加指点。”
“王爷言重了。只这两天的表现,王爷就令末将刮目相看。王爷青出于蓝胜于蓝,将来必会让你外祖父含笑九泉。”
从此方胜倒真的把赵广渊当成后辈子侄,手把手地教他如何带兵,让赵广渊受益菲浅。
方胜走后,赵广渊把四舅舅的盔甲穿在身上,只觉得哪哪都合适,银白色的盔甲穿在身上,犹如深秋之时罩着一层霞光,看着冰冷,实则里面温热。
一股怅然忽地涌上心头。过去似乎已经远去了的故人,似乎又重新一一站在他的面前……
赵广渊眸色越发坚定。
等他小心脱下盔甲把他挂在自己的方桌前,魏佐等人进来。
看到自然又是问了一番,得知是吕家四将军的,众人皆是一阵沉默。
“何事?”赵广渊出声。
“回王爷,截到几封发往京城的信。”
赵广渊伸手接过,拆开看了看,是太子和秦王的人向他们汇报这边情况的密信。重点把越王的表现提了。
魏佐一边等着越王看信,一边暗自庆幸,还是王爷想得深远,早在未出发前,就想到要控制函谷关发往京城通信的渠道了。
虽然他们才到函谷关,但这一路已截获多封密信。让王爷掌握了不少信息。
“往兵部的文书照发,这几封,”抖了抖那几封私信,“扣下。”
“是。”魏佐应下,又问,“一直没有收到信,会不会引起那边怀疑,要不要模仿口气回一封?”
这种事,他们在跟着王爷到西南视查水利工程的时候已经做过了,再做起来自然驾轻就熟。模仿笔迹嘛,这事,他们熟,也有人手。
“先不用。过段时间再看。”相信这两天的战报方胜会如实向兵部汇报的。
会上呈到龙案上。
战事这么密集,那些人哪有空给太子和秦王写信。“盯着京城那边的来信。”
“是,王爷放心。”
隔天,听说敌军后撤三十里,众将都在猜测敌军是不是退缩了,选择退兵了。结果下午斥猴就来报,有小股敌军正向大散关和陇关移动。
“大散关和陇关?”
“他们既已知道咱们援兵未至,不该集中兵力强攻咱们吗,还分兵?”这是什么操作?
“咱们兵力虽比他们少了将近一半,但咱们易守难攻,只怕他们在想别的办法。”
“什么办法?声东击西?”
赵广渊也有些摸不准敌军的战术,“大散关和拢关有多少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