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看一样好东西。”
吴老说着走到一个柜子里,拿出一个被真空袋包裹的长盒子。
打开袋子,将长盒子打开,里面是一画卷轴。
来到一个古意的书桌前,他拿着两个轴头,这样双手可以不用碰到画面,吴老则拉着卷首缓缓的打开。
纸张是陈旧淡黄色,卷首处露出一个绥字,赵轩惊呼道:
“明张宏的绥山桃实图?”
吴老笑笑没有吭声,而是缓缓拖着卷首,将画一寸寸的接着展开。
卷首的绥山桃实四字已经显露,而且还有一排两个对仗整齐的钤印。
他对这种篆体字自然不陌生,两个钤印,一为君度,一为鹤涧,这是张宏先生的字和号。
不过卷轴打开至半时,赵轩的神情一怔。
“吴爷爷,这画您找谁装裱的?”
“孙堂程,京派为数不多的大师了,比我还大几岁。”
赵轩点点头,装裱远没有想像的那么简单,装裱在一幅画上,不仅要考虑到画的安全性,更要有美观性,好的装裱大师,可以让装裱和画意相得益彰,相互辉映,如同一体。
此画的四周让局部分,规整合适,即避免了大量的留白让画显得空,却又让整幅画的意境扩张,烘托的意味更浓。
轴头的小叶紫檀更是古色古香,外面还套了一层包首,更显奢华。
“吴爷爷,现在张宏画的市场行情是多少?”
吴老眉头上扬,哈哈笑道:
“好几年了没有张宏画的拍卖记录了,这样的好东西,谁拿到手了,都会秘不示人。”
赵轩点点头,吴老的话总结下来,就是无价之宝。
画已展开的差不多,赵轩这才定睛打量。
整幅画约在3至4平尺,算是不小的画幅了。
张宏善画山水,重视写生,笔力峭拔、墨色湿润、层峦叠嶂、秋壑深邃、有元人古意。
眼前这幅画,似乎将这些特点都表现的淋漓尽致。
看了足有三四分钟,赵轩的眉头一皱,他不敢用手去摸画面,但还是拿着轴头将整副画举起,从画的背面看了一眼。
“怎么了?”
吴老并没有因他的动作而不喜,相反面上的笑意更浓。
这样反复看了好一会,赵轩这才极为可惜的将画小心放下道:
“吴爷爷,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是一副揭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