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南国江山入战图 > 第二百八十六章 扩军(第2页)

第二百八十六章 扩军(第2页)

“殿下仁厚!”众人都躬身拜道,尤其是那些武将,更是心中欢喜。

作为武将,他们在战场上拼命厮杀,为的还不是子孙后人,如今见杨渥虽然没直接将濠州给刘仁规继承,但让他担任湖州刺史也算是一种补偿了。

处理完刘金的事情后,杨渥又问道:“诸位还有什么事情要奏?”

殷文圭道:“升州刺史陈彦谦奏报,经过一年时间的修筑,如今升州内城已经改建完毕,陈使君询问,何时正式开始外城墙的修筑?”

目前的升州城将来会作为皇城,而这次改建除了将普通百姓迁移出去外,主要的工程就是在城内建立宫城,再加上即将修建的外城,这就是内外三道城墙,至少从规格上讲已经可以作为都城了。

至于整个升州的大小,那就只能等外城墙建好后进一步扩建了。

杨渥喜道:“既然内城已经修好了,那今年就着手外城墙的修建。当然,如今正是秋收之时,不宜发动民力,以免耽误农时。正式的修建,就从今年冬开始吧!另外,对于修筑城墙所需的民夫,必须以雇佣的方式给予工钱,不得以徭役的方式征发百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同时,也不得有任何人伸手贪污,更不得有任何人克扣百姓的工钱。周判官,这件事你要派人好好盯着,若是有人胡乱伸手,别怪孤不讲情面,将他的手剁掉!”杨渥杀气腾腾的警告着。

这么大的一个工程,而且持续几年时间,若是以征发徭役的方式对百姓的伤害未免太大;而支付工钱的话,杨渥又担心有人自恃功劳从中贪污克扣,所以提前向众人发出了警告。

又处置了其他几件事,李神福奏道:“殿下,自去年两浙之地彻底纳入统治,到今年已经有一年时间。这一年下来,两浙各州的税收基本已经走上正轨。”

“按照我淮南如如今的财力,足以再建立两个军四万人的军队。恳请殿下允准!”

一听是扩军的请求,那些将领们纷纷来了兴趣。

去年攻破杭州,虽然缴获了大量钱粮,不过那些钱粮也就勉强用来支付给百姓和将士们的各种抚恤及奖赏。

而去年的秋收除了维持日常所用外,多余的用来还清去年一战向百姓借的债务都不够,还是今年夏收之后才还清各种债务。

而随着两浙各州逐渐走上正轨,按照支计官骆知祥的预计,如今淮南每年的收入差不多可以达到五百万贯。

这其中包括夏收的一百万贯,秋收的两百万贯以及盐、茶等专卖的收入和其他各种收入,差不多就是五百万贯,比之前多出了近两百万贯。

当然,收入增加了,各种支出也会增加,比如维持南方新收各州的州兵以及官吏等,这些会消耗掉多出来这两百万贯的一大半。但剩下的钱粮也足够再招募四万精锐士兵了。

两个军,四万人,那就意味着一大把升官的机会,这些武将们自然会感到高兴,所以李神福一提出来,周本等留在广陵的武将们就站出来支持了。

然而李神福的建议却首先遭到了骆知祥的反对:“殿下,我淮南虽然新收了两浙之地,收入固然增加许多,但要多维持两个军的兵力却还不够。”

“殿下,这几年我淮南几乎年年都大规模用兵,导致府库年年都处于空虚状态,这些年下来靠着向百姓借贷,倒是没有出什么事情。但府库老是这么空虚也不是个事,至少每年要留下一点结余以防突发事件吧!”

杨渥点点头,骆知祥说的,也是杨渥所想的,虽然后世那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基本上都是年年处于财政赤字的情况,但那可是建立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的。

如今的淮南还处在农业时代,经济基础差,抗风险的能力更差,如今情况好的时候如果不多储备一些钱粮,万一将来碰到灾年,连借都没地方去借。

更何况,要尽快恢复被战争摧残的地方经济,杨渥打算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修筑水利工程,开发荒地,修筑堤坝,清理运河等等事项上来,再加上修筑升州外城的消耗,能够用于扩军的余钱真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多。

此外,从目前来看,要统一天下显然不是短时间内能做到的,而且即便是扩充四万军队也远远不够。

而统一南方的话,即便是目前的十二万机动兵力,只要策略得当,也差不多够了,若是再增加个两万人自然最好。

正好,杨渥当初建立新军培养的第一批二十人也“毕业”一段时间了,除了五人留在亲军担任统领外,其他人都还没做出安排,建立新的一军也可以以这些人为根基。

而募兵的来源就更不用担心了,两浙之地新遭战乱,许多百姓流离失所,将这些人招入军队,一来可以扩大军队,二来可以减少当地动荡的可能性,算是一石二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