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向赵桓,是真的不明白这家伙怎么想的。
“即位后,你虽然立刻贬蔡京、童贯等人,然后重用李纲抗金。但终究因为懦弱无能,优柔寡断,后来听从奸臣谗言,罢免了李纲,向金求和。”
见着赵桓不再说话了,笑着问道:“后面的怎么不说了?”
“对了,我记得李纲还留下来问你,不选他的原因,你是怎么回复他的?”
萧然默默侧头看向他,好心的提议道:“要不官家你先吃一粒速效救心丸?”
见着他面色不对,赵匡胤的视线落在了他的身上,开口问道。
萧然装作记性不好的对着赵桓问道。
“李纲答:白时中、李邦彦虽然未必熟悉军事,然而身为宰相,抚慰将士,抵抗金兵,乃是他们俩人的职责。”
“但是,能在关键节点将事情给办得一团糟,你也是功不可没的。主要是怕死的话,那就是真的没有解救的办法了。”
让他好好做重视一下子孙的教育,后代能出现这种荒唐的皇帝,还真不排除家学渊源的缘故。
“当时,当时我说,卿性格刚直,前去议和不合适。”
“你那不争气的爹也不知道是吓得还是怎么的,最后气塞昏迷,跌倒在床下。还是群臣赶快灌药急救。宋徽宗赵佶苏醒过来,伸手索要纸笔。”
“难不成又有变故?”即便是一向还自认为算是文和的赵匡胤,这个时候也忍不住的抽下来了自己的腰带。
“当时,是不是内侍前来催促说,皇后朱氏已经准备好动身离开开封。结果你一听,脸色都变了,坐都坐不住了。”
“赵桓得到消息,就急忙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李邦彦主张除了割地求和,理由也很简单,勤王的兵一直不到,他觉得打不过。”
“但是当天夜里,宰相白时中、李邦彦连夜进宫,又劝你尽早离京,你就决定第二天一早就动身。第二天早上,李纲入朝,走到午门,看见禁卫军整装待发,乘舆也准备好了。”
只不过,宋徽宗最后被自己的血脉给背刺了,最后活生生的冻死。
“这可是你说过的话?”
赵构也咽了一下口水,默默地往后退了一些,跪在赵桓的身后。
“于是,你这才醒悟过来,下令召回皇后。”
赵匡胤都要被他给气了个仰倒。
萧然也就不客气的直接说了,哪怕是当着赵桓本人的面:“宋钦宗赵桓最主要的问题,与其父宋徽宗赵佶一样,优柔寡断,反复无常,对政治问题缺乏判断力。”
“赵桓,当时你是如何做的,如何回的?”
就连来自于千年之后的萧然,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他也不是真的识人不清,为人所蒙蔽,只是他自己也是个怂货软骨头,怕打仗,怕打不过,想要割地赔款过几天舒服日子。
这一点,比直接告诉赵匡胤,你的子孙就是蠢,就是识人不清,还要叫他难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