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兰没有解释。
她做的二次加工的模式,在后世并不少见。
还有不少品牌产品,对外宣传自研品牌,实际上就是找了个代工厂,然后贴牌卖出去。
不少所谓的大品牌,都是找的同一个代工厂做的,根本没有自己的工厂和产品。
也有的厂家,开发同一款产品,但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注册成不同的品牌,标不同的价格卖出去。
本质上,还是同一个厂家,甚至是同一款产品,只是挂的牌子不一样罢了。
还有的厂家,只做上有源产品,产品用料扎实,但是设计不行,也没有销售团队去开拓市场,于是就把目光从终端消费者,转到企业级客户。
企业客户批量拿货之后,进行二次加工,做升级改造之后,再卖给终端消费者。
厂家和企业之间,是互惠共赢的合作关系。
厂家有大型设备,可以批量生产初级产品,又有稳定的企业大客户,不用担心销售端,只需要安心生产和研发初级产品,就有稳定的销路。
企业规模比厂家小,没有厂家的设备,但有厂家提供初级产品,省了很多生产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只需要做好设计和改造,就能把品牌和相关的设计专利把握在自己手里,把更多精力放在市场销售上,消费者也能买到更好的产品。
在这一套模式下,厂家、企业和消费者,三方都受益。
文殊兰走的就是这种模式,买厂家的产品,做二次加工,变成自己的产品,然后再卖出去。
这在80年代的国外,一点也不稀奇,但是在国内,可以说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现在大部分的老板,能想到的就只有跟厂家拿货,然后加价卖出去,说白了就是二道贩子,说好听点叫经销商。
至于加工升级?
想都没想过,也没那技术,还觉得浪费时间,不如直接拿货,转手卖出去来钱快。
殊不知,想要走得长远,文殊兰这路子才是正确的,品牌、技术、人才,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有核心竞争力,一步步做大做强!
文殊兰决定组建创业团队的第一天,就是这么想的,只是想归想,真要实现,没有个十年八年,不可能办到。
跟军嫂们说,她们也不可能信。
在她们的概念里,一群大老娘们儿,学历又不高,工作经验也没有,除了在家带孩子伺候公婆,好像也没啥本事了。
做品牌干大事业?
太遥远了,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