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宫湦冷笑一声。
这种称病不出的套路,在滚滚历史长河中,犹如过江之鲫。
应对之法无非两种。
一是国君自身实力不济,只能亲自登门筵请,往后任由对方拿捏。
二是趁势将对方剔除出权力核心,并逐步收拢其麾下势力。
姬宫湦却想到第三种。
但凡是名留史册的奸臣,肯定有其过人之处。
能为我所用,才是最优解。
“照常传令虢石父,倘若他仍旧不去,孤王便亲征骊山戎。”
长羽甲士当即领命离开。
寺人尨颇为担忧:“骊山戎以放牧狩猎为生,不尊礼乐,只知劫掠。戎主黙更是蛮横狡诈,大王切莫以身犯险。”
姬宫湦却不以为然。
“孤王早已想好计策,不战而屈骊山戎之兵。”
“大王有何妙计?”
“尔等只需为亲征早做准备,届时交锋便见分晓。”
午后,天色逐渐昏沉。
春风裹挟着熹雨,很快蔓延至整个王畿。
姬宫湦小憩醒来后,内史冂连忙上前道喜。
“大王,宗周小旱三载,而今春雨突至,此乃祥瑞之兆。理当命大宗伯黁前往北郊,筹办槱燎礼酬谢雨师。”
姬宫湦问:“何为槱燎礼?”
内史冂答道:“似大王所言之烽火,熏炙三牲以飨天神。”
“亲征之事呢?”
“雨湿路滑,骊山戎必然阻滞。大王可先祀后戎,如此既全大周之礼,又安国人之心。”
“卿所言极是,那便如此安排。”
姬宫湦正欲发号施令,才发觉身旁无人。
“咦,寺人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