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吕章直言不讳:“申侯本意,乃郑伯之子姬掘突也。”
宗国公姬黁质问:“尔等为何不在连理书言明?”
大夫吕章忙道:“在下曾向宗国公当面诉说。”
“吾老矣,不曾听闻。”
“那该如何是好?”
“而今连理书落定,并告祭周室太庙,吾等已派人传讯姬余臣。”
“可还有转圜之地?”
宗国公姬黁不由得恼怒:“宣王之子,竟不及宣王之侄呼?”
大夫吕章顿了顿:“宗国公息怒!事到如今,在下只能传书申侯,稍后再多定夺。”
宗国公姬黁撂下连理书。
“申侯若有异议,吾便让姬余臣出休书,再次告祭太庙,以还其女归申。莫国路途遥远,至少需耗费半年光景。”
便在今早,大夫吕章收到申侯答复之书信。
申侯对此竟无异议。
宗国公姬黁整理好一应文书,便立即赶到百花林,向姬宫湦报喜。
“启禀大王,莫国毗邻燕国北地,距镐京两千余里。姜季荑远嫁,再也无法涉足王畿。”
姬宫湦忙问:“大夫吕章可知,此为何人所策?”
宗国公姬黁憨笑道:“臣年老体衰,已然记不清,是否曾无意间说漏嘴。”
离宫者颔首:“有劳公叔!”
宗国公姬黁刚想告退,却听甲士来报,祭公墩前来觐见。
姬宫湦道:“孤王最近痴迷九数之学,曾命祭公墩代为解惑,想来已有结果,公叔何不留下旁观?”
宗国公姬黁对此事早有耳闻,便选择留下。
祭公墩走进百花林时,神情颇为沮丧。
“启禀大王,臣已量出径二丈之圆长,为六丈二尺八寸三分。”
姬宫湦满意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