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欣喜异常!”
“有尔此言,孤王便无后顾之忧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王若想此时实施,倒是有一难解之处。”
“有何难解之处?”
姜濉分析道:“王畿仍不平静,王城集市亦混杂不堪,大王需派大量人手梳理。”
姬宫湦笑了笑:“圣贤曾曰,瓮裂一纹,则有十纹,既已破之,何必修缮?”
姜濉忙问:“莫非大王要悉数驱逐王城商贾?”
姬宫湦摇头:“镐京王城之东,乃函国故地,孤王已命人悉数征收。”
函国故地,即后世长安。
姜濉瞳孔为之一变。
“莫非大王要在函国故地,修筑商贾之邑?”
姬宫湦颔首:“其东紧邻滋水,往北即为渭水,财货通达更为便利。”
“筑城非一日之功,商贾亦需常年累积。”
“两郡有二十余万新国人,开垦农庄早有富余,若提高酬劳,必然不愁。”
“商贾如何引之?”
“若自愿迁往,便按新商赋待之。留在王城,则继续由市师盘剥。”
姜濉忙问:“不知大王对其如何命名?”
姬宫湦笑道:“地处王城以东,集散商贾之邑,便称之为东市。”
姜濉已然明白,东市犹如郡县,乃革新之策。
郡县渐收王畿之地,东市腾移王城商贾,虽似厉王垄断专利,却又显得相对合理。
“新商赋与东市,均为壮举也,如何能使子璅自行败露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