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空的重大事件终究还是有了变化。
只不过,韩勇对此暂时还不知道,此时的他终于回到了孟拱。
印象中韩勇自从1932年回国到北平上学之后,阔别亲人8年的韩勇终于再次回家。韩勇这个时候也没有办法,既然套用人家儿子的名字,就有义务去替这个韩勇去看望人家的父母,要不然这个身份就会遭到怀疑,对以后控制缅甸不利。唐大伟把韩勇这个南洋华侨的强细资料又用密码发给韩勇。
韩勇的家在孟拱河谷的一处小河畔,由三间连在一起的竹楼再加上厨房、猪圈以及牛棚等辅助建筑。
由于没通公路,韩勇只能下车步行。
还隔着几百米,韩勇就远远看到了站在竹楼前的父母和小妹,大妹韩琪已经出嫁,小妹韩珏也已经十八岁,已经长得亭亭玉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远远看到韩勇,小妹韩珏便立刻飞奔过来。
看着飞奔而来的韩珏,再看着竹楼前的那对两鬓斑白的夫妇,属于这具躯壳的记忆顷刻间汹涌而出,一下充满韩勇的整个思绪。
“小妹!”韩勇情不自禁的张开双手。
“二哥!”韩珏亲热的搂住韩勇脖子。
韩勇也一下托住小妹腋窝将她托起来,像小时候那样旋转着。
“勇儿!”韩母紧跟着过来,眼睛里的泪水早已经控制不住。
“阿妈。”韩勇赶紧放下小妹,然后跪在母亲面前恭恭敬敬的叩了三个响头,“不孝儿回来看你来了。”
“阿爸。”
韩勇又给父亲叩了三个响头。
韩父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不然也不会想着把儿子送回北平读书。
知识分子的情感都是内敛的,面对阔别八年的儿子,只是轻轻颔首,不咸不淡的说了一句,回来了?
但是韩母的情感就热烈得多。
“儿啊!”等韩勇给父亲叩完头,钟母便一把将韩勇抱住恸哭起来。
一边哭,韩母一边还埋怨起韩勇:“妈听说你当了兵,还上了前线,都担心死了,偏你还一年到头都不往家里写一封信,你这是要急死你妈我吗?”
“阿妈,儿子不好,儿子不孝。”韩勇说,“你打我吧。”
“打你,打死你个小没良心的。”钟母捶了两拳,又笑了。
虽然不是这具身体的原来主人,但这并不妨碍代入韩勇的情感代入。
韩勇发现,他与“父母”“小妹”的相处没有丝毫的违和感,一如久违的父母亲人,这可能就是血缘。
中午时分,出嫁的大妹韩琪一家也到了。
韩琪怀里还抱着一个粉妆玉琢的小男孩。
韩勇一把就将小男孩抱过来,笑着问道:“阿琪,我外甥叫啥名字?”
“谢胜利,小名叫抗抗。”站在韩琪身边的男子戴着眼睛,看上去是也斯斯文文的,这是韩勇的妹夫,名叫谢奇能。
谢家也是孟拱本地的老华侨,书香门弟。
据说祖上还曾经是粤省潮州一带的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