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的呼声很高,阳春白雪他们虽没听过,但是否能打动人心这是可以切实感受到的。
伶人有些无奈,看了看门口的掌柜,又拿着琵琶回来坐在了凳子上。
没办法,群众呼声太高,她只得摆好架势弹唱起来。
一首歌的时间很快过去,声音戛然而止,众人还没来得及回味,那伶人已经站起来向宾客行礼告退了。
望着周围宾客满足的表情,柴揆也被这样的情绪所感染,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
普通民众嘛,就是喜欢这种歌,你要是给他们搬出个嵇康的《广陵散》,他们可能也就听个响。
好是好,但为什么好,不知道!
最重要的是不似这般热闹!
……
矾楼整活儿的事儿很快传遍了东京城的大街小巷。
尤其是靠近矾楼的街区,甚至形成了万人空巷的盛况!
人们来到矾楼就为了听那首歌,歌不仅好听,而且一学就会。
大家口口相传,那首歌在底层民众和上层贵族之间很快流传开来,一时间成为了东京城的潮流风向标。
这大概就是流行音乐的魅力。
而在这个传唱的过程里,矾楼的名字也被不断提起,来的顾客也越来越多。
别管是来听曲儿还是吃饭的,总有那些脸皮薄的不好意思白瓢,总要买点东西。
于是,茶叶蛋和阳春面成了店里销量最高的吃食。
当然了,东京城就这么些人,市场是有上限的,矾楼这么一搞,人都跑你这儿来了,“友商们”自然就不高兴了。
东京七十二楼,楼楼都有一手绝活儿,矾楼的酒,王楼的灌汤包,和丰楼的点心,太平楼的炒菜……
他们各有千秋,即便以矾楼独领风骚,但每一家楼都有自己的一片天,互不干涉。
不过,在柴揆越来越多的花招加持下,矾楼正在慢慢打破这一微妙的平衡。
有鉴于此,几家酒楼已经偷摸地聚在一起商量对策。
“各位老哥,咱各家酒楼开了这么长时间,一向井水不犯河水,老李这是什么意思?要吃独食?”
“可是咱们也不能到他矾楼门口把人硬抢过来吧?”
“今天到这儿可不是来聊天的,是想主意来的,必须得搞他一下!”
“找点咱们的伙计假装客人去他那儿闹事怎么样?”
“你这手段太明显,明眼人一眼就看出来了,别到时候事儿没办了还惹一身骚!”
“我们不如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