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有甲乙两个木桶,装着同样份量的水,把甲桶里的水倒十二斤给乙桶,这时乙桶的水变成了甲桶的三倍,问两个木桶原来有多少水?”
卧槽?
这不是小学应用题吗?
柴揆保持着张大嘴呆滞的状态在纸上写下了:
3(x-12)=x+12
2x=48
x=24
见柴揆写下最后一个24便没了反应,范仲淹拍了拍他的肩膀问道:“怎么样柴小友?可是有困难?”
“没事,慢慢来,不急。”
“不是,我已经做出来了,答案是24斤。”
这特么不就是一元一次方程吗?
但仔细一想,大宋朝还有这种数学问题?
别闹不好也是穿越的吧!
很有这种可能啊!
最后一题范仲淹是可以验证的,他略做思考,在纸上写下了一些算筹符号,然后惊呼:“是二十四,果真是二十四啊!”
“柴小友,你真的是当世奇人啊!”
靠,会解个一元一次方程就是当世奇人,我要是给你们弄个三重积分出来你们不得给我当神仙供起来?
“不敢当,对了朱老,你说的这个贼是哪儿的人啊?”
范仲淹听了明显一滞。
“不是我中土人士。”
“番邦啊?”
柴揆陷入了思考,穿越能穿成外国人吗?
唉,这得弄个课题好好研究一下
——关于穿越人士最终去向的路径研究。
柴揆这边沉浸在了对于这个所谓“贼”的身份的畅享,另一边的范仲淹却是被惊的无话可说,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三个问题说完,被柴揆尽数解决,并且前前后后不超过盏茶的时间,甚至还更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