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一句话的事罢了,偏不肯说,总是一副冷脸模样,活像是欠了他钱。”
几人说三道四一番,多少出了些心中恶气,转身回屋。
翌日他们起了大早,对这位新太守摸不准性子,不敢拿乔,早早地便到太守府门口候着。
等了约莫半个时辰,管家开门迎他们入府。
这太守府他们来过多次,熟门熟路,府里许多名贵花木还是他们送来的,但眼下,他们一个个低着头,不敢四处张望。
一行人来到前厅,听到下人的通报,八人走进去,规规矩矩地跪地行礼。
“下官见过大人。”
苏如鹤没看他们,他视线落到厅外盛开的木芙蓉,语调慢吞而悠缓,“本官初来乍到,若有不懂的地方,还要请教诸位,都起来坐吧。”
县令们听着这道格外年轻的声音,心里都是一愣。
他们从地上站起来,一抬头,不期然看到一张面嫩肤白的俊秀面孔。
八人都没想到,新来的太守这般小。
看面容,似乎还不及弱冠。
几个人心里又开始打鼓。
同时,看着这如松翠玉竹的青年,他们不可遏制地嫉妒起来。
有些人钻营了一辈子,都只能当一个小小的县令,而有的人,仿佛出生就站在了权力的高端,一入仕便平步青云。
苏如鹤没在意他们的神色,他照例问了各县的情况,大致了解一番,聊了一上午,管家进来说府上已备好午膳,留几位县令用膳,几人都找了借口离去。
管家顿时有些忧愁的看向太守。
他年纪大,看得出来,这些精明势利的县令见太守年轻好说话,内心轻慢,早已不复来时小心谨慎的姿态。
这怕是,镇不住这些油滑的老东西啊。
苏如鹤看见管家眼里的担心,他笑了笑没说话,只是在饭后,他对管家说道:“我来烟城这几日一直在忙公务,下午难得空闲,我去城里逛一逛。”
管家忙说道:“大人对这儿不熟,小的找人陪您一道儿去。”
苏如鹤摆手拒绝,“不必,我自己随意走走。”
他独自离开太守府,秋日天气凉爽,今日还起了风,他换下官服,穿着普通的衣衫,漫无目的走在街上。
他四处走走看看,见识这里与邺京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一时看入了神,等他反应过来,晚霞已经挂在天际,彤云染红了整片天空,四周也飘来了饭菜的香味。
苏如鹤环顾四周,不由得失笑,他竟是走到了民巷之中。
他有些口渴,找了一家敲门讨水喝,开门的一位妇人,见他长得俊秀,衣衫虽旧,但也洗的干净,笑呵呵的给他端了水来。
“小伙子不是本地人吧,我听你口音好像是北边的。”妇人有些热情,很是自来熟。
苏如鹤接过水碗,道了声谢,随意扯了个答案,“嗯,北边来的,听闻烟城风景美物廉,来此小住一段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