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大汉的读书人有多少?
你大汉的平民百姓≈hellip;≈hellip;读得起书吗?
还是先老老实实发展造纸术和印刷术吧,等书籍的数量上去了,再想着多开学堂、搞科举制。
但大规模地推行科举制做不到,小范围内搞搞试点1()1[()”却是可以的,由朝廷出钱在洛阳修学校,让学生们学朝廷出的教材,就像天幕上的学校一样,先试试看能不能培养一批人出来。
……然后送去“考试”。
选官选官,自然是要选有能力的。
刘秀拉着一众大臣开了一次又一次的会议,最终将这项“政策”定了下来。
他也做着“天下英才尽入我朝中”的梦想。
另外就是“东汉幼儿园”的问题,刘秀愁得不行。
天子来不及长大就死了,好不容易长大刚把权夺回来又死了,这样连着几代人,他大汉不亡才怪。
外戚、宦官、士族,怎么可能一直对老刘家忠心耿耿?他们不趁机把控大权、不争权夺利,刘秀都要骂他们废物。
可是寿命这个东西……
“重视医学,多养好医生。”
“好好养生,不得沉迷酒色。”
“娶家族普遍长寿的女子。”
……
刘秀想着从外力来改变他后代短命的境况。
民间百姓就如同大秦和西汉的百姓一样,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天幕上学一些有用的东西,改善自己的生活。
虽然和那个世界天差地别,但能前进一步是一步嘛。
“某某村在搞那个什么窑烧炭,你们知道吗?”
“用窑烧炭?”
“也是跟着天上说的造的。”
“他们村要是能
()烧出好炭,以后打算做炭村吗?”
“他们怎么不烧陶瓷?”天上不也教了?
“我们这边不适合烧陶瓷吧……”
“我听我舅说,他们那边在改良烧制陶瓷技术,也许过不了多久,就能在集市上看到了。”
“啧啧,聪明人就是比咱会动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