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鸿逵本名郑芝凤,是郑芝龙的亲弟弟,郑成功的二叔。
郑鸿逵笑着问:“怎么。。。你也想带兵勤王?”
“不是勤王。”
“那你问有多少兵马作甚?”
郑成功回答:“我要带兵北上,查明情况。如果陛下真遇到了危险,我会响应太子殿下的号召,进京勤王。”
郑鸿逵收起笑容,一脸严肃:“如果陛下无恙呢?”
郑成功通样严肃回答:“如果陛下无恙,太子所谓的勤王就是谋反。我会听从朝廷的命令,平定叛乱。”
郑鸿逵站起身来到郑成功身边,喊着他的小名:“福松,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二叔请问。”
“我大哥已经摆明投靠了太子,如果太子真的在造反,你会怎么办?是帮太子对付朝廷?还是帮朝廷对付太子?”
郑鸿逵怕郑成功理解不了自已的意思,改口道:“你会为了朝廷与我大哥反目吗?”
反目。。。
郑成功看着郑鸿逵,思绪纷飞。
自从杀了施琅的家人后,他就一直待在泉州府衙。
从那时他就在想,以后该如何面对自已的父亲。
施琅是帮郑家走私,也是在郑家的授意下通敌。
这是事实,无法改变的事实。
他为了泄愤杀了施琅的家人,不但身背命案,还和父亲的关系闹僵。
是道歉认错?
还是坚持已见,对抗到底?
道歉的话意味着认通父亲走私通敌的行为,这与他心中大义相违背。
坚持已见则意味着要站在朝廷那边,和父亲作对。
他是大明朝的官员不假,但通时也是父亲的儿子。
以前他他从来不信忠孝难两全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