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是福山道长的小师弟,在座的达官贵人,有不少恍然大悟。
原来他们也是知晓福山名头的,其中甚至有去清福宫看过病的。福山一生不慕功名富贵,周清闭门读书,不参加会试,倒也是一脉相承。
“此子虽年少,岂非古仁人志士哉!”李庆之做出评价。
商邴早已灰溜溜的走了。
他再不学无术,也知道这医书对眼下时局的重要性。
商阁老在家,同样关心时势,知晓瘟疫之事,不可不慎重处理,否则一场大祸必然在西江省生出,波及数省。
地方上本有治理瘟疫的规章,结合周清的《瘟疫论》,能更有效治理瘟疫。
不是说《瘟疫论》是什么灵丹妙药,而是可以刊发各州府县衙,提供宝贵的建议。
有了李庆之采纳《瘟疫论》,周清回去之后,可以借此机会,将《瘟疫论》呈给天南省巡抚宋河。
当然《瘟疫论》成书仓促,但周清这次急着落笔,也是考虑到太和宫有达官显贵在,可以顺势将《瘟疫论》交给对方,如此应该能早点起到作用。
他回去路上,还可以再细细打磨,但大体是不会出问题的。
主要是有些地方,为了避讳,难免有点似是而非的歧义,好在并不打紧。只是容易被有心人挑刺,于实际操作,没啥损害,顶多没有用。
自古以来,要成一件事是艰难的,要破坏一件事,那可太容易了。
著书亦是如此。
呕心沥血,照样有人一目十行,故意曲解。
只是周清总归是存了此书有用的心思才提笔奋力书写。他非是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的全性之人,但也是凡事依循本心。
一场被商邴挑起的纷争,给周清的《瘟疫论》化解无形。
这时候再无人质疑周清的才学。
因为一层道德光环笼罩着周清,其他人纵使有心挑刺,也会被人鄙夷的。读书人为何求取清名?
实在是道德光环在这个圈子里,实在太好用了。
有这一层光环在,哪怕没有做官,当官的也不好为难。甚至做了清流,连天子都不能拿他怎么样。
海瑞上《直陈天下第一事》的奏章,痛骂嘉靖,嘉靖看了,也不能杀了他,只能将他关在牢里,不闻不问。
这就是道德制高点的好处。
可事事以道德标兵自居,也是很累的,除非像海瑞那样,无欲则刚。
周清只是顺势做了此事,无意标榜自己。
何况再过一些年,他进阶先天,又是另一番天地。
此后,观礼顺利举行。
清河王元华和郡主元明月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但也给足了太和派面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