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适合夏天午后,配着茶吃!
枣泥山药糕做起来应当不会太复杂,同其它甜品应是大同小异,就是不知道二爷家的师傅是怎么捏的……怎么就能将每一个枣泥糕都捏成梅花的形状,却又不会软塌下去……
回去问问乔伯伯,乔伯伯或许能知道这各中门道。
…
阿笙手里的枣泥糕吃了大半,见二爷只是喝茶,没有要吃东西的意思。
他放慢了速度,借着喝茶的功夫,将手中的枣泥山药糕给放下,打手势,问二爷,“二爷近日,还是没什么胃口吗?”
一双棋子黑的眼睛里,满是关心。
谢放心中微暖,那日散了戏,在馄饨摊,阿笙见他没
吃过几口,问他可是不合胃口。
他为了宽阿笙的心,便随口提了提,自大病一场后,至今未恢复胃口的事,未曾想,阿笙竟是记到了现在。
谢放笑着道:“比之前强上一些了,你看我这桌前摆了这么多吃的便知晓了。我是在邀你进来之前,吃过了一点。”
事实上,谢放的胃口的确比前段时间好上了一些。
不过还是没有“大病一场”之前那般有胃口。
倘使“重生”的代价,不过是失去一个好胃口,对于谢放二爷,自是不足道。
阿笙不知二爷瞒了他一些,听说二爷胃口见好,微拧的眉心松开。
很是替二爷高兴,咧着嘴笑,现出颊边一对深深的酒窝。
谢放注视着阿笙颊边的笑容,神情温柔。
…
“这枣泥山药糕,可还合胃口?”
阿笙这才意识到到,自己方才只顾着吃,以及想着这枣泥糕到底是怎么捏的,以致都忘了告诉二爷,这糕点好吃。
阿笙连连点头,怕点头不够有说服力似,便又竖起左手的大拇指。
谢放又在盘子里拿了一块递过去,“好吃便多尝一点”。
阿笙手中的糕点只剩了最后一口,忙谢过二爷,将糕点接过去。
谢放端起桌前的茶,想起他开门时,瞥见的那压低的西式帽檐下,似曾相识的一张脸……
如同寻常话家常一般,谢放不着痕迹地问道:“阿笙方才,可是刚从康府出来?”
阿笙点点头,他最近往凤栖路这边跑,大都是为了给康府那边送吃的过去。
谢放眼底若有所思,“过去,康府经常点长庆楼的外送吗?”
阿笙吃着糕点,两边脸颊鼓起,想也没想地摇了摇头。
不常的。
一个月点一次,算是顶天了。
这一个月,却是点了三、四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