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座木槎桥,治水民工便可乘船到桥下,携着工具爬上山梁豁口,将如履平地。
原先堪比登天还难的事情,一个下午竟然便神奇地解决了。
民工们发出震天动地的喝彩声,纷纷跪在河岸边磕头祈祷,感谢河神显灵。呵呵。
治水助手战战兢兢跪在禹面前,磕头恭贺,不敢仰视。他们不敬佩虚无缥缈的河神,在他们眼中,能够役使河神的禹才是惊天神人。
这件事后来一传十、十传百传开来,渐至天下皆知,天下皆惊,人们都认为禹乃天神下凡。这为禹后来接替舜主宰天下,成为天下之主,开辟夏朝五百年基业,打下坚实民意之基。
当然,此为后话,表过不赘。
其实,用木槎搭桥是鲧的主意,他跟禹商定,禹制作好木槎之后,顺着河水将木槎漂到山梁下面,由他组织鬼魂将木槎搭成桥,直达豁口。鬼魂可以站在河水之中,故能完成这种人根本不能完成的事情。
木槎桥搭成,禹命民工乘船到达山梁之下,沿着木槎攀上豁口,使用火烧石壁,然后用冷水浇淋的手法,炸裂石壁,成功沿着豁口掘至河床,打通了水道。
黄河之水倾泄而下,上游被淹之田园山林,复又显露出来,人们可以搭屋而居,耕种而食。自此,黄河流域再无水患之虞,人口日增,市邑渐稠,繁华异常。
禹用十三年时间,采用分流疏浚之法,治理好神州大地上的水患,威名大盛,人心日隆,舜帝年事已高,遂将天下禅让给禹,禹于是成为主宰四方的禹帝,人称大禹王。
为了理顺天下之治,禹王将神州大地分成九个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后又铸九鼎,分发九州。
这便是神州称为九州、九鼎表示天下的来历。史书上亦有明确记载。
但是,禹王所封并非只有九州,实乃十州,除开上述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大州之外,还封有一州,乃是阴冥之州,即阴州。
禹的父亲鲧带着阴间鬼魂,帮着禹治理水患,禹一直记着父亲的恩情和阴间鬼魂的功劳,又因在治水间隙,鲧常跟禹在梦中相见,向禹讲述了阴间及鬼魂、轮回的情况,使禹觉得阴间也应该仿效阳间,实行有效管治,并且畅通阴阳轮回,所以,禹在分封阳间九州之时,也封了阴州。
阴冥之州的治理者便是鲧,鲧于是在阴冥设官立狱,仿阳间治理模式来管理鬼魂;同时,跟禹商议,阴阳两界共同用力,烧制了特殊的大砖,砌筑了六道轮回洞口,使阴间通往阳间的入口显得规整而深具管理之态,而非以前的荒野无治模样。呵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阴阳两界,在鲧和禹的共同营造及管治之下,各安其分,各得其所,阴阳相通,平衡顺畅。
但是,阴阳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凸现。人有生老病死,生命短暂,大多不过数十个春秋,即由阳赴阴,从人变鬼,但鬼却没有老病之限制,只要不通过六道轮回之口转世入阳,可以永远呆在阴冥。
从人和鬼的角度来看,便出现阳短阴长的问题。这是其一。
另外,人在阳间,能够接受阳光雨露,时间虽短,思维却发达甚迅,思想、器具、治理体系均发展极快,从而导致阳间社会形态发展变化非常迅捷,阴冥完全跟不上阳间的步伐,因此,阴阳之间又出现发展差异极大的问题。
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据说话人推测,应是阴冥岁月恒长,鬼又无生老病死,也可不吃不喝,自然没有改变生活壮态的动力,没有维持生命的压力,故此几百年几千年犹如一潭死水,没有丁点变化。呵呵。
禹跟父亲鲧经常在梦中相见,对阴冥之世和鬼魂社会都非常了解,而禹王乃是治理天下、主宰四方的大帝,故而非常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