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随着陆美玉系统空间大增,领地之内全都种上了高产粮食。又因为沟通关内关外,甚至联通西域诸国,商贾遍地,极为繁荣。
百姓是会用脚投票的。
中原诸省对峙,江南战云大起,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北地安宁富庶,乃是乱世桃源,自然各想办法投奔而去。
首先是宗室勋贵。朝廷缺粮少饷,渐渐便拿这些脑满肠肥的大户开刀。皇帝虽然极是不忍,但他自己都要不保了,只得任由百官操作。
大西国更可怕,逮到他们只有四个字,抄家灭族。
如此局势之下,这些人只得往宣福镇逃。土地低价贱卖,遣散奴仆部下,收拾大量金银细软跑路。
虽然荆翼治下对待他们也没什么优待,但总算保得住身家性命,起码做个富家翁还是可以。
其他是各地的乡绅、富商。朝廷当权的百官都是读书人,自然会拉拢同样读书人出身的乡绅,只不过官位就那么多,朝廷的地盘又缩水。
乡绅们在朝廷那里得不到实际好处,尤其是江南三省又被战乱荼毒,这群人先是逃往朝廷地盘,在得不到妥善安顿之后也大多想法子逃去宣福。
富商们更不用说,他们消息灵通,不少人也亲自去过宣福镇,江南三省刚被朝廷攻击,他们就先跑了。
最后是普通的各业工匠、百姓。这是人数最多的群体,他们中的半数却是沦为炮灰。不是被大西国蛊惑起义,便被朝廷强征为兵,最终死在战乱当中。
有那精明果断些的,便出海逃亡。因三省临海,许多人便想尽办法乘船出海求活。
有些人逃到了南洋,有些人逃到了小琉球。然而,还没等这些人安顿下来,竟发现宣福镇的商船遍布南洋诸岛!
那还有什么好说,早就听说北地宣福镇的大名,江南诸省苦于路途太远,中间又被大西、朝廷两方势力阻断,否则这些百姓匠人早便投奔过去了。
他们可没有那些乡绅、富商的能力千里迢迢过去。但既然出海后遇到宣福镇的商船,这就要紧紧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了。
南洋诸岛太过蛮荒,他们又人生地不熟的,甚至听说很多土着部落还吃人!
众人推举主事人,向商船恳求,带他们去荆翼的治下为民。想不到居然出奇的顺利,有些船长甚至放弃了生意,将船上的南洋特产卸下,只为多载些人回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并且他们还承诺船只回去之后,还会再来运人。
数年间江南诸省百姓,甚至朝廷控制下的沿海两省百姓,大西国控制下的西南两省百姓,居然流出百万户人口!
直到这时,大西国与朝廷才发觉了不妥。治下人口流失如此严重,对各自的统治都是不小的打击。
经过统计,朝廷这边发现,七年前治下人口有七百万户,如今只剩下了四百万户。
而大西国不如朝廷官僚体系严谨,但查询各地原有黄册与现有登记对比,从七年前的八百万户降到了不到四百万户,折损过半!
怪不得越打越穷,敢情百姓都没了一半,自然收不上来多少税赋。
双方高层惊愕之余,又是不约而同的和谈,停止战争,赶紧恢复各自治下的民生。
也正是在这时,大西国主经过调查才发现,治下减少的四百万户,除了百万户是死于战乱,百万户逃散山林,另有两百万户竟然被偷偷迁入荆翼治下!
而背后操作此事的人,经过查实正是大西国师王自然!
大西国主那个恨呐,这就是在断大西的根基嘛。
不久之后国师意外身亡。紧接着便有乘香教堂主逃出大西国后,通告天下,王自然是被国主派人暗杀。